第248章 实在忙不过来,就少去北营嘛~

    第248章 实在忙不过来,就少去北营嘛~ (第2/3页)

备盗贼都尉禀奏:去岁年初,吴楚七国之乱后,弘农郡东几县有流寇出没;

    至今年开春,弘农郡有半数县、乡地方,以流寇作乱之事上奏,请求朝堂调备盗贼都尉前去清剿。

    自春三月中旬至今,弘农郡已呈奏疏足有十七道,就连地方县令、尉,乃至乡三老,都曾有类似的奏疏呈上。

    只是相府至今没有行文送到,备盗贼都尉有心清剿流寇,也至今只能待命······”

    卯时正,朝议正常开始;

    天子启照例出现在宣室殿,端坐于上首御榻之上,听取百官公卿有关国事的汇报。

    太子刘胜也一如过去这段时日,每一次常朝、朔望朝,规规矩矩坐在公卿班列最靠前的位置,如一尊泥塑雕像般,一言不发。

    而朝议的内容,从第一个议题被提出开始,几乎所有的问题,都直指已经为相近一年的丞相:条侯周亚夫······

    “弘农郡的流寇~”

    “呵;”

    “——去年秋天,梁王入朝的时候,就曾在太后身边说起过;”

    “就连梁王的车架,都险些在来长安的路上,遭遇这伙流寇的劫杀。”

    “这都快过去一年了,没想到这伙流寇,居然还在弘农流窜······”

    在第一个议题,被一名六百石的采风御史道出之后,天子启只摇头苦笑着起身,又有意无意的侧过头,看向朝臣班位首席。

    见周亚夫丝毫不为所动,又见天子启再摇头一笑,随即昂起头,淡笑着望向朝臣班位靠中间些的位置。

    “这件事,是备盗贼都尉的不对了。”

    “——丞相入主相府,还‘仅仅’只是短短一年前的事;”

    “对于相府应该处理的公务,恐怕丞相,都还没来得及熟悉。”

    “既然丞相没能给出答复,为什么不直接请示朕,或是去找太后呢?”

    “任由弘农郡的流寇肆虐至今,残民、害民,难道不是备盗贼都尉失职吗?”

    随着天子启这似乎是在指责、问罪,实则却听不出丝毫严苛之意的话语,朝臣班列之中,也早已走出一位腰系银印的中年男子,面带羞愧的跪倒在殿中央。

    而在这名男子站出身的一刹那,跪坐于东席首席,努力完成自己‘观摩学习’任务的太子刘胜,竟看见天子启的目光中,隐约闪过了一抹异样的光芒······

    “嗯?”

    “备盗贼都尉······”

    “老爷子,这是想······”

    不等刘胜想明白个中利害,天子启淡然一语,便算是为此事拍板定案。

    “着:备盗贼都尉,即刻调动麾下备盗卒,清剿弘农流寇。”

    “——限秋八月初一日之前,务必要剿灭弘农境内的所有匪盗、贼寇之流!”

    “之前的过失,就先罚备盗贼都尉半年俸禄,作为告诫,再以剿灭贼寇一事,许备盗贼都尉戴罪立功。”

    “若清剿弘农贼寇不利,两罪并罚,从重惩处。”

    低沉的话语声,惹得殿内众人只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稍一回味天子启方才的话,又各自稍松了口气。

    备盗贼都尉,是太祖高皇帝立国之前,萧何萧相国为了改善关中的治安状况,特意向太祖皇帝刘邦请求设立的职务。

    当时,尚还是汉王的高皇帝,才刚从汉中‘还定三秦’;

    在关中连屁股都没坐热乎,便又马不停蹄的东出函谷,集各路诸侯兵马,和霸王项羽玩起了‘楚汉争霸’。

    而被刘邦丢在身后,全权交由相国萧何治理的关中,却因为曾经存在过的三秦三王,即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的缘故,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治安隐患。

    ——太祖高皇帝还定三秦,仅仅只是击败了这三王的主力,却并没顾上肃清这三王的残存势力;

    于是,萧相国便请求太祖高皇帝,设立‘备盗贼都尉’一职,专门负责荡清流窜于关中各地的三王余孽,以及占山为王的草寇、贼盗之流。

    经过连续几年的高压打击,关中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绝大部分草寇、匪盗都被肃清,关中也终于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完成历史使命的备盗贼都尉,也自太祖高皇帝时起,从设立之初时‘位同九卿-中二千石’的地位,次序降到位比九卿-真二千石、位比郡守-二千石;

    到如今,曾位高权重的备盗贼都尉,更是沦为了位同都尉-比二千石,属中尉下辖,与中郎将平级的小衙门。

    这也不难理解:老鼠没了,狸猫就可以休息了。

    但老鼠不会永远消失,所以狸猫也还是得养在家里,只是不用再像过去那样顿顿喂肉罢了。

    说回现在,汉家立国已有近五十年,且不论关东如何,最起码关中,已经少有匪盗、贼寇作祟的事发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子启下令备盗贼都尉倾巢而出,去清剿弘农郡那百十来个乌合之众,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但天子启对此事的处理结果,却让百官公卿都不由失了神。

    “陛下居然连句诫勉的话,都不同丞相说吗?”

    “这件事说到底,是丞相的过错啊?!”

    ···

    “难道陛下,是不想对丞相太过严苛?”

    “又或是······”

    相较于仍有些迷茫的公卿百官,在殿侧‘冷眼旁观’的刘胜,此刻已经隐约意识到了什么。

    而事态接下来的发展,也印证了刘胜的猜测。

    ——天子启,真的是个非常合格的‘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