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定向执法

    第276章 定向执法 (第1/3页)

    “嘿;”

    “混小子······”

    “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

    未央宫,宣室殿。

    见天子启如是说着,又不忘嘿笑着扬了扬手中简书,已经卸任中郎将一职的卫绾,只面带忧虑的低下头。

    将双手交叉藏于衣袖之中,面色变幻间稍一思虑,终还是摇头叹息着抬起头,对天子启稍一拱手。

    “陛下息怒;”

    “太子,少不更事······”

    见卫绾一副好似自家犯了错、丢了人的架势,天子启却又是嘿笑两声,将手中简书轻轻丢回面前的御案之上。

    再面色玩味的笑着摇摇头,才饶有兴致的从榻上站起身;

    将双手背负于身后,朝御榻、御案旁踱出两步,似是无聊般,挑弄起一盏油灯的灯芯。

    手上忙活着,天子启嘴上,也不忘故作轻松、佯装随意道:“太子,虽然年纪小了些,但也还算懂事。”

    “对自己的手足兄弟,许下此般与身份不合的承诺,虽然有些不妥,却也终归是一片赤诚、对兄弟手足拳拳相护之心······”

    “倒是卿,很快就要担任太子傅,以经、书之大义傅教此子。”

    “不知此事,卿,作何打算?”

    天子启悠悠一语,只惹得卫绾下意识抬起头,将不安的目光,撒向天子启那莫名轻松的背影;

    看着那点滴烛光,随天子启用镊子挑弄着的灯芯而轻轻摇曳,卫绾心中,只油然生出一股恐惧······

    “臣、臣认为,呃······”

    “殿下自幼仁、仁孝;”

    “孔孟之义,当不必再······”

    ···

    “呃,臣认为,殿下如今的年齿,已经到了能明白人间大多数的道理、能妥善应对大多数事务的程度。”

    “再教,便应该以太子储君的职责,以及为君、御下,治民、治政为主。”

    “这其中,臣能教殿下的,恐怕······”

    “恐怕······”

    说到最后,卫绾不知是有什么话不敢说出口,还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竟一时语结,便此止住话头;

    而当卫绾这没头没尾的一番话传入耳中,天子启正用镊子挑弄灯芯的动作,也不由自主的慢了下来。

    “卫绾······”

    “卫绾······”

    “为时未晚·········”

    低沉、有力,且极具穿透力的低喃,在静谧的宫室内回荡,彷如钟锤般,不轻不重敲在了卫绾的心头。

    便见天子启又原地‘愣’了片刻,才悠悠回过身;

    仍将双手背负于身后,脊背、脖颈挺得笔直,侧对着跪坐于御案前的卫绾,用眼角漠然看向卫绾。

    “自先太宗皇帝从代国来到长安,入继大统、继皇帝位,朕又获立为太子储君,我汉家的头等大事,便从不曾出现过变化。”

    “从朕获立为储,一直到朕继皇帝位······”

    “——甚至是在继位之后,至今为止!”

    “朕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从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又于平城一战,身陷白登之围时起,就一直被我汉家历代先皇铭记于心;”

    “纵山川倒流、昼夜颠覆,也不敢有片刻或忘······”

    嘴上一句句话道出口,天子启侧对着卫绾的身躯,也缓缓转动向卫绾所在的方向。

    待最后一句‘不敢有片刻或忘’道出口时,本侧对着卫绾的天子启,已是正对向卫绾。

    质地精美,又不是厚重、庄严的冠玄,将天子启足有八尺以上的身高衬的笔挺!

    并不经常被佩戴的十二硫天子冠,被一丝不苟的穿戴于天子启的头顶;

    天子启那仿若能洞悉世间万物的深邃双眸,便藏在那不时轻轻摇摆着的硫串之后。

    昂首挺胸,背负双手,居高临下的看向身前不远处,已被自己的威压摁弯下腰,俯身叩首的卫绾;

    天子启的眉宇间,却尽是一片不知由来,又令人不敢直视的滔天盛怒······

    “卿,应该明白朕的意思了。”

    “嗯?”

    ···

    “卿的心思,朕明白;”

    “但儒家那一套······”

    “不行。”

    “——至少在朕还睁着眼、还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