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现在,轮到儿臣了?

    第290章 现在,轮到儿臣了? (第1/3页)

    恭敬的告别祖母窦太后,并低调退出长乐宫,刘胜自是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太子宫。

    短短数日之后,又被天子启派来的宫人,引到了未央宫宣室殿侧殿。

    刘胜本以为,天子启叫自己来这一趟,是因为自己先前那句‘还没到决战的时候’,以及即将抵达长安的匈奴使团。

    但天子启开口发出的第一问,却是大大出乎了刘胜的预料······

    “匈奴人,逼朕再行和亲;”

    “几乎是同一时间,王夫人请见,希望能将自己的女儿,供和亲之用。”

    “随后不久,田蚡开始频繁出入堂邑侯府,每次登门,都是满载而来、空手而归。”

    “再到前几日,长公主去了长乐,见了太后······”

    在刘胜走入殿内时,天子启正端坐于上首御榻,优哉游哉的查阅着手中竹简;

    待刘胜见过礼,天子启却又自顾自道出这段‘莫名其妙’的话,再扬了扬手中竹简。

    话音落下,还不忘将竹简递给身旁的宦者令春陀,让春陀将那竹简,给跪于殿中央的刘胜拿去。

    “这些事儿,究竟意味着什么,殿下不会不知道吧?”

    “事态为何发展到这般地步、殿下究竟遗漏了什么关键,殿下,当也是心知肚明?”

    轻声点了刘胜几句,天子启也不忘抬起手,朝身侧轻轻一挥;

    只片刻之后,硕大的侧殿之内,便只剩下父子二人的身影。

    就连宦者令春陀,都好似早就得到授意般,退到殿门外,都不忘把殿门带上······

    “和亲的事,定了?”

    “——是朕在问你~”

    “——没让你反过来问朕。”

    下意识开口一问,却引来天子启澹漠的打断,刘胜也只得僵笑着走上前。

    自顾自过坐下身,又颇有些洒然的将袍摆搭上大腿。

    “老师尚还健在时,曾告诉我和七哥:有些事,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比如太祖高皇帝,一度想要易立赵王刘如意为储;”

    “在外人看来,这件事,必然是太祖高皇帝不喜孝惠皇帝,又对戚夫人实在宠爱的紧,才爱屋及乌,想要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储君。”

    “但实际上呢?”

    “其实太祖高皇帝再清楚不过:赵王刘如意,无论是从年纪、天资,还是母族外戚能提供的助力,都远比不上孝惠皇帝。”

    “太祖高皇帝表现出喜赵王、恶太子,不过是想要一以此鞭策被坊间,称之为‘仁弱’的孝惠皇帝。”

    “虽然最终,孝惠皇帝还是没能改变自己过于仁弱的性格,但太祖高皇帝也并没有因此,就真的立赵王为太子储君。”

    “至于后来,吕太后怀怨而杀戚夫人、刘如意母子,也并非是不知道这些;”

    “吕太后仅仅只是想借此,告诉每一个小瞧孝惠皇帝的人:无论是任何人,只要对孝惠皇帝造成威胁,甚至只是想要造成威胁,吕太后,都会毫不留情的将其铲除。”

    “换而言之,吕太后杀戚夫人母子,是在杀鸡儆猴,震慑朝野······”

    ···

    “再比如先帝,也曾表现出宠爱梁怀王,想要废太子以易立的想法。”

    “外人也大都认为,这是先帝宠爱慎夫人,所以爱屋及乌,才想要让慎夫人的儿子做储君。”

    “但实际上呢?”

    “——实际上,先帝表现出‘与立梁王’的念头,正是在当时的储君太子,一棋盘砸死吴王太子之后。”

    “先帝是想要借此,告诉,乃至是告戒当时的太子储君:若再不收敛,则必储位生变。”

    “最终,先帝也同样没有易立,后来生了恶疾,也放心的下令太子监国。”

    “而在先帝的警醒下,当时的太子储君,如今已经成为了天下数千万百姓民头顶上的天······”

    语调平和的说着,刘胜也不忘呵笑着摇摇头;

    在天子启深邃的目光注视下,刘胜自然地低下头,又稍叹出一口气。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父皇也做过。”

    “——太宗孝文皇帝后元七年,儿臣少不更事,拳殴当朝中郎将郅都;”

    “此事之后,儿臣虽然受到了惩治,却也更显‘仁孝’之名。”

    “恰恰在当时,父皇不满大哥对栗姬言听计从,就拿儿臣当棋子,想要给大哥造成一些紧迫感。”

    “——父皇把儿臣,送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