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母后,还是学快些吧

    第293章 母后,还是学快些吧 (第2/3页)

“老七,这就要封王了吗······”

    接收到薄夫人的眼神求助,贾夫人也是没由来的一慌。

    下意识撇了眼刘胜,又似是唏嘘的发出一声轻喃;

    见刘胜只不为所动的点点头,贾夫人终还是深吸一口气,壮起胆,面色复杂的看向不远处,气质已发生翻天覆地之变化的儿子。

    “阿胜,舍得老七?”

    “就不想让老七,再在身边多呆一段时日,好帮衬帮衬······”

    “——近些时日,父皇来椒房,不可谓不勤快。”

    “——父皇的身子骨,母后心里,也当是有数的?”

    不等贾皇后话音落下,刘胜便冷不丁开口道出一语,瞬间便将贾皇后刚鼓起的勇气击散;

    见母亲欲言又止的低下头去,刘胜心中,也顿生出一丝不忍;

    只是如今,刘胜已经不能再继续心软下去了。

    ——就连刘胜自己,都被天子启逼着、推着往前走;

    刘胜,已经顾不上给母亲贾皇后,再多留一段‘适应身份’‘明白自己的职责’的时间了······

    “阿彘就藩一事,重点是让阿彘远离朝堂中枢。”

    “——毕竟过去这几年,绮兰殿那位王夫人,实在是有些不大安分;”

    “若再让阿彘继续待在绮兰殿,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要见血。”

    “无论是沾上兄弟手足的血,还是让幼弟失去母亲,都不是我想看到的结果······”

    ···

    “七哥封王就藩,则和七哥本身没什么关系。”

    “如果只考虑七哥,我当然希望七哥留在长安,留的越久越好。”

    “——无论是多在我身边帮衬,还是多陪陪薄夫人,我都乐得如此。”

    “但考虑到七哥封王就藩,是要做赵王、是要为我汉家卫戍边墙,尤其还是在雁门刚遭受匈奴人入侵,匈奴使团已经到长安的档口;”

    “考虑到此间种种,七哥封王就藩,就是绝不可再拖延的事。”

    “除非七哥不做赵王,改由其他人做赵王。”

    “只是赵王这个位置······”

    说到最后,刘胜适时止住了话头,将问题巧妙地丢回给了薄夫人,以及自己的母亲贾皇后。

    刘胜话里的意思也很明白;

    ——七哥封王就藩一事,重点不是‘七哥封王’,而是赵国急需一位壮年诸侯坐镇边墙。

    如果您二位实在舍不得,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换个人做赵王。

    简而言之:无论刘彭祖是否封王就藩,赵国,都必须重新成为‘赵国’,而非现在的‘赵郡’。

    至于除刘彭祖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做赵王······

    “如此说来,老七,确实是非封王就藩不可了。”

    “赵国毕竟不比南方的齐、楚,更不比河间、江都等小国。”

    “阿胜做了太子储君,那这赵国的王位,还真就只能是老七来坐。”

    “既然眼下,是赵国必须有王,而且越快越好······”

    “唉~”

    “老七,确实是非封王就藩不可了······”

    满是惆怅的再重复一遍‘老七确实非封王就藩不可’,贾皇后便哀叹着侧过身,轻轻拍了拍薄夫人的手背;

    再递去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才苦涩的低下头去,和薄夫人一同陷入对儿子远游的不舍之中。

    ——刘彭祖,是薄夫人的‘独子’;

    在过去,薄夫人无儿无女,以至于即便住在未央宫椒房殿、顶着皇后的身份,也依旧畏首畏尾,腰杆都挺不直。

    而在刘胜获封为太子储君之后,薄夫人无论是生活状态,还是精神状况,无疑都好转了不少。

    虽然还是人畜无害的性子,但也起码能端起夫人的架子,能不被下人欺了去。

    只是如今,唯一的儿子也要远离自己,薄夫人未来的生活······

    “七哥离京之后,如果夫人在北宫实在烦闷,也可以直接住进椒房;”

    “这件事,我能做主。”

    见薄夫人再次流露出几年前那般,任谁都能欺负两下的凄苦神容,刘胜也毫不迟疑地开口,给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保障。

    待薄夫人礼貌一笑,又置若罔闻的再次低下头去,刘胜又将目光移向母亲贾皇后。

    “自我记事的年纪,母后在宫中,见谁都是一副客客气气的模样;”

    “像薄夫人这样,能让母后展颜一笑、能一起说说体己话的人,以前从不曾有过。”

    “以‘客人’的身份住到椒房,夫人好歹也能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