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孤···去走私马匹?

    第301章 孤···去走私马匹? (第2/3页)

随手毁去······”

    沉声轻喃间,刘胜本就不甚明朗的神容,只顿时又更沉了一分。

    如果说,粮食、钱制,都是百姓的生命线,是汉家内治的核心关键,那马政,无疑就是如今汉家军事建设的核心。

    ——如今汉室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外部强敌,便是匈奴。

    而马政之于匈奴,就好比后世的大蘑孤比之于鹫鹰——有了,才能挺直腰板、才能不惧威胁。

    可如今汉家的马政,也正如刘舍方才所言:困难和阻碍,层出不穷······

    道理再简单不过;

    要想兴行马政,也就是以战略目的蓄养军用战马,首要条件,其实就是足够宽阔的养马地,以及稳定的马匹来源。

    说白了,就是得有渠道获取种马,并配备蓄养马匹的场地。

    而现阶段华夏文明最好的养马地,正式刘舍方才几度提及,且每提起一次,都会忍不住摇头哀叹的河南地:河套。

    在秦时,河套地区,其实是属于华夏文明的。

    凭借河套这个塞上明珠,嬴秦无论是在‘秦国’时期,还是统一之后的‘秦朝’时期,都从不曾为战马,乃至各类牧畜发愁。

    ——想打仗,河套能养出足够的战马,供嬴秦组建起庞大的精锐骑军;

    ——想种地,河套养出来的牛,也能在经过短暂的训练之后,便作为耕牛投入农耕生产。

    而在如今的汉家,在华夏文明失去河套这一重要的养马地之后,无论是军用的马匹,还是民用/农用的耕牛,都变成了高度稀缺资源。

    律法明令禁止杀、伤牛马,倒还尚在其次;

    军用马匹稀缺,导致的骑兵部队建设止步不前、对外战略劣势无法弥补,使得如今汉家在对外战略——主要是对匈战略格局当中,处在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要想决战匈奴,就要有骑军;”

    “而组建骑军,就需要足够的战马。”

    “蓄养战马,便要兴行马政。”

    “失去了河南地,便只能在北境遍设马苑,以求缓图······”

    如是低语着,饶是心中思绪沉重,刘胜也只得强迫自己回过神,再强打起精神,颇有些郁闷的抬头望向刘舍。

    “桃侯方才说,雁门苑,是我汉家第一座蓄养战马的马苑;”

    “那除了已经被匈奴人毁去的雁门苑,我汉家,还有其他的马苑吗?”

    “既然雁门苑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每年出栏上百匹战马,那其他的马苑就算还没开始出栏战马,应该也快到了可以‘收获果实’的时候了吧?”

    听闻刘胜此问,刘舍面上愁苦之色稍退散了些;

    只是语调中,仍能听出刘舍这个前太仆,对雁门苑被毁去的遗憾,和感慨。

    “雁门苑,兴于先太宗皇帝前元四年。”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太宗皇帝严辞行令于宫中:后宫女卷衣不用锦、裙不拖地,帷帐不得文绣,餐食不得过靡。”

    “这,正是因为雁门苑的设立,让太宗皇帝清楚地意识到:马政,是非常耗费钱财的事。”

    “可即便是如此,先帝也还是省吃俭用,以近乎每两年一座的速度,在北墙附近兴建马苑。”

    “——凡太宗孝文皇帝一朝,我汉家在代北、燕北一带,共兴建起包括雁门苑在内的九座马苑。”

    “除去已经被毁去的雁门苑,兴行于太宗皇帝六年的楼烦苑(代北)、太宗皇帝八年的造阳苑(燕北),如今也都到了可以出栏战马的时候。”

    “剩下六处,则是短的需要再等两三年,长的,如先帝晚年所兴建的几处,则还需要六七年的时间······”

    听闻刘舍此言,刘胜心中只又是一沉。

    刘胜很清楚:刘舍这‘断则两三年,长则六七年’的推断,仅仅只是安慰自己的场面话而已。

    ——雁门苑从先帝早年设立,到先帝驾崩才开始产出合格战马,期间花了足近二十年的时间!

    雁门苑如此,其他的马苑难道就不会如此?

    尤其那几座先帝晚年,尤其是先帝驾崩前几年兴建的马苑,距今都才只有不到十年历史;

    要想让这几处新苑,也像曾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