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天子启:朕百年之后···

    第325章 天子启:朕百年之后··· (第2/3页)

    “——晁错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外族,是肌肤之患,诸侯,才是肺腑之疾。”

    “被外族抢掠、折辱一番,总好过关东诸侯浑水摸鱼,意欲颠覆社稷······”

    ···

    “至于南方的赵佗嘛······”

    “嗯~”

    “起兵,他是绝对不敢的;”

    “尤其是在吴楚之乱平定之后,岭南,将再也不会有人胆敢率兵跨过五岭北上。”

    “说破天去,也就是拉出他那辆黄屋左纛,在岭南摆摆威风,再私下自称‘南越武帝’之类。”

    “南越的事,你要忍。”

    “但这个忍,和忍匈奴又有所不同。”

    “——对匈奴忍辱负重,是因为我汉家的步兵,确实无法正面击败匈奴人的骑兵,而我汉家有没有足够的战马、足够的骑兵,能与匈奴胡骑抗衡;”

    “所以忍匈奴,是为了等待时机。”

    “而对南越的忍,却并非是因为南越的军队,也像匈奴人的骑兵一样棘手,而仅仅只是得不偿失、没必要的缘故。”

    “南越之民毁关自塞,工商不兴;”

    “南越之农刀耕火种,农产不丰。”

    “其卒,更大都是秦征南大军的后人,虽也算秦人之后,却也早已没了父祖的锐气。”

    “说到底:南越之所以还是南越,不过是赵佗凭着几十年积攒下的威望,镇压越人各部而已。”

    “只等赵佗一死,南越,也就不再是需要我汉家忌惮的了······”

    说到这里时,天子启已经是被刘胜搀扶到了寝殿内,于御榻之上轻轻躺靠了下来。

    也是直到这一刻,刘胜才终于从先前的些许呆愕中回过神,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相较于匈奴,南越对于如今的汉家而言,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大隐患。

    如果说汉-匈之间的关系,是一山不容二虎、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这样的‘不死不休’,那赵佗统治下的南越,充其量就是个烦人的苍蝇。

    你不管他吧,他就嗡嗡嗡乱飞,动不动还咬你一口,弄得你又烦又痒,实在是有些恶心人;

    可要是管吧?

    拍又拍不着,一不小心还得扇自己一巴掌不说,拍死了也得嫌脏。

    所以,刘胜清楚地明白:天子启是对的。

    相比起内治一塌糊涂,却能凭借强大的武力统治草原、统一游牧民族的匈奴,南越,真的一无是处。

    非要说南越有什么立身之本,那也就是秦末乱世,秦龙川令赵佗机智的毁去了出入岭南的交通要道,实现了事实割据;

    待反秦义军覆灭嬴秦、腰斩三世子婴,之后又经过楚汉争霸,决出‘汉太祖刘邦’这位最终赢家,在岭南割据自立的赵佗,早就已经把基本盘打造的固若金汤。

    即便后来,太祖刘邦不经意的发现:在已知世界的边沿,有一个叫赵佗的蛮族酋长居然敢称帝,却也拿赵佗毫无办法。

    ——在这个世代,就连长沙,可都还是尚未尽开发的热带丛林!

    至于和长沙隔五岭相望、位于更南的南越,那就更别提有多么‘不适宜人类栖息’了。

    再加上有五岭相隔,为赵佗的南越营造出了一面天然屏障,这才使得区区一个南越,也成了汉家立国五十多年,却至今都还没能铲除的毒瘤。

    说到底,其实就是三个字:没必要。

    派个十几二十万军队,在南方热带丛林上吐下泻、又病又死,病恹恹跨过岭南,就为了灭掉赵佗那几万野人兵,实在是有些不划算。

    有那功夫,将同样十几二十万军队派去北方,都够和匈奴人敞开架势打上一场了。

    反正赵佗充其量,也就是时不时称个帝、坐个黄屋左纛刷刷存在感,只纯粹恶心人,却根本无法对汉家造成实质性伤害;

    再有,便是天子启那句‘赵佗一死,南越便再也不是隐患’,也并不单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

    “父皇是说······”

    “南越王太孙:赵胡?”

    轻声一语,便见天子启呵笑着点下头。

    “唉~”

    “赵佗这老不死的,早在秦王政扫灭六国之后不久,便做了秦龙川令;”

    “从秦王政征服岭南,到沙丘之变、二世即立;”

    “从三世子婴被腰斩弃市,到项籍自刎乌江;”

    “再经太祖高皇帝七年、孝惠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