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油将尽,灯将枯

    第333章 油将尽,灯将枯 (第2/3页)

战的后勤物资储备,达到‘打上个一年半载,却丝毫不影响百姓生活,且府库能勉强负担的起这场战争的支出,并在战后仍留有一定储备’的程度。

    至于军队,那就更不用提了,骑兵部队从马匹的足量恭迎,到骑兵编制的组成敲定,再到操演、训练、磨合······

    毫不夸张的说:除非吃下仙丹,否则,就天子启如今这幅身子骨,是绝对别想见到汉匈决战的那一天了。

    甚至至少在天子启的坟头草长到齐腰之前,那场在肉眼可见的未来必将发生的汉匈决战,都会被汉家有意的延后。

    这也不是多么耸人听闻的事——汉匈之间的战争,一直都是汉家在忍气吞声,任由匈奴人挑衅,都强压下全军出击的怒火;

    等什么时候做足了准备,也不再压抑过往这几十年来积攒下的怒火,那场汉匈决战,还真就是汉室说打,就能立刻打起来。

    ——匈奴人,那也是个火药桶,一点就着;

    不管是谁,只要提个‘打’字,匈奴人就绝对没有不应战的道理。

    “今日的考题是什么?”

    将纷杂的心绪丢到一旁,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眼前,刘胜便似闲聊般发出一问;

    听闻此问,周亚夫也不假思索道:“今日的考题,是秦赵长平一战,若‘我’为马服子赵括,应当如何?”

    “目标是:至少打成平手,并尽量保全赵军四十万青壮,为赵国尽量保全力量。”

    本是随口一问,一听周亚夫道出考题,刘胜便也立马来了兴趣;

    快步走上前,自程不识、郅都二人身后偷偷看了一眼,刚打起兴致的刘胜便又直起了身,大失所望的摇了摇头。

    不知是感受到了刘胜失望的情绪,还是被眼前的考题彻底难住,程不识、郅都二人只一阵猛挠头,手中悬着的笔,却迟迟无法落在面前的竹简之上。

    对于每一位有志在‘战略’层面有所成就的将官、武人而言,秦赵长平一战,可谓是永远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如果你是赵括,得到赵王的命令替换廉颇,成为赵军的统帅,你要怎样应对杀神白起麾下的六十万秦虎狼之士!

    这个命题对于闲人懒汉游侠众、碎嘴婆子八卦党而言,或许是再简单不过。

    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间隔里,‘如果我是马服子’这句话,都一度是男子醉酒后吹牛扯皮的开场白。

    但吹牛归吹牛,真要在沙盘上比划比划,那还真就不是‘我上我也行’了。

    “秦赵长平一战,家上应该也大致知晓?”

    听周亚夫问起,刘胜自也缓缓点下头,却并没有再开口,打扰正在‘考试’的程不识、郅都二人。

    可嘴上虽没说,在心中,刘胜也不由自主的回想起那段记忆。

    秦赵长平一战,可谓是整个春秋战国四百余年,最惨烈的一场国战,且没有之一!

    秦凭着二百多不到三百万的人口,却派出了足足六十万大军,几乎是将能挥的动刀剑的每一个人,都套上军袍送上了战场;

    非但如此,就连那些没能被送上战场的老秦人,都不分男女老幼,为前线大军供输粮草辎重。

    那几年,嬴秦上下万众一心,二百多万老秦人众志成城,唯一的目标,就是取得长平一战的胜利。

    秦国如此,赵国自也相差无多。

    ——一百五十万人口的赵国,派出了足足四十万大军;

    虽然兵力比不上秦国的六十万大军,但若是按人口比例来计算,赵国这四十万大军,比秦国的六十万大军,都还更配得上一句‘倾国之力’。

    也就是说在兵力上,秦国掌握着不小的优势;

    再加上‘虎狼之秦’的兵源素质,秦国的战斗力,也远在赵国之上。

    除此之外,在后勤供应方面,已经掌握巴蜀粮仓的秦国,也比位于多山少田之地的赵国好上太多。

    结合这种种方面,毫不夸张的说:秦赵长平一战,对于赵国而言,只要能守住防线,不被秦军逼得步步后退,就已经能算得上胜利;

    而对秦国而言,这一战,不打下赵都邯郸,就等同于失败。

    很显然,双方对此都有明确的认知。

    所以,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