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皇帝,做的不错

    第341章 皇帝,做的不错 (第2/3页)

稍暖了暖,却也仍维持着先前那副端庄和郑重。

    “桃侯,确实是我刘氏天子最不需要担心的追随者。”

    “但当年,吕太后驾崩、太宗孝文皇帝自代地入朝承继大统时,桃安侯刘襄,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誓死忠于圣天子,谁是天子忠于谁······”

    “话,是这么说的,事儿,桃安侯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太宗皇帝入朝之前,桃安侯仍为伪帝刘弘奔走,但太宗皇帝即位之后,又成为了第一个效忠太宗皇帝的功侯。”

    “所以对桃侯,皇帝要留个心眼。”

    “只有皇帝稳坐于皇位之上,桃侯,才是皇帝可以信任的人;”

    “但皇帝若坐不稳皇位,那桃侯刘舍,就必然会是皇帝跌下皇位之后,第一个背弃皇帝的人。”

    “换而言之:桃侯家族,并不是皇帝的忠臣,而是刘氏天子的忠臣。”

    “无论是谁做了天子,桃侯,都会效忠于彼······”

    窦太后此言一出,刘胜却是稍陷入一阵思虑之中。

    今天的事,自然是刘胜早先,和窦太后、贾太后通过气之后,玩儿的一处‘辨明敌我’的把戏。

    就类似于百十年前,秦中车属令赵高,在咸阳宫指鹿为马,并通过‘说马的是朋友,说鹿的是敌人’的方式,来辨别支持者和反对者一样。

    只是相较于赵高指鹿为马,刘胜这出‘为大行皇帝兴乐建庙’,稍微高级了一些,也更隐晦了一些。

    而在打定主意,要通过为先帝争取庙号,来打探朝公的底子,顺便震慑一下朝野上下的主意时,刘胜就已经确定:让刘舍做自己的托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胜才会第一个叫出刘舍来回答。

    因为刘胜有十足的把握,确定刘舍会无条件跪舔自己。

    但在此刻,当窦太后提醒刘胜‘不要对刘舍过于放心’之后,刘胜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自己之前,好像确实有些想当然了;

    刘胜想当然的认为:刘舍忠于天子,我就是天子,所以刘舍忠于我。

    直到窦太后提醒过后,刘胜才反应过来:刘胜现在虽然是天子,但能不能在皇位上寿终正寝,还真就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万一有个万一,那现在无条件跪舔自己的刘舍,便必定会成为第一个反骨仔。

    正如初代桃侯,刘舍的父亲桃安侯刘襄所说的那句话一样:誓死忠于圣天子,谁是天子忠于谁······

    】

    “孙儿,谨记······”

    这一回,刘胜面上神容,也不由带上了些许郑重。

    反倒是窦太后,听出刘胜话语中的严肃,面上神情又更暖了一分。

    “我并不担心皇帝,会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怕皇帝太过忙碌,忘记此事,才出言提醒。”

    “皇帝能想起来、能记在心里,那便出不了岔子······”

    刘胜又一点头。

    片刻之后,再继续往下说道:“孙儿原本以为,刘舍才是最不用担心的人。”

    “现在倒是觉得:中郎将周仁,似乎才最不需要孙儿担心?”

    便见窦太后闻言,面上顿时又多出一分心安:“嗯~”

    “周仁这个人,老实、本分,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也知道自己吃着谁家的俸禄、受着谁家的恩。”

    “——只是年纪大了些,也没什么治国安民的本事;”

    “更何况郎中令,必须得是皇帝最亲密、最信任的肱骨心腹,周仁做了先帝的郎中令,自然就做不了皇帝的郎中令了。”

    “等朝局安稳,刘舍也从丞相的位置退下来,就给周仁挪个位置吧。”

    “卫尉、中尉之类的,应该都出不了岔子?”

    最后这句话,窦太后是以询问的语气说出,似乎是在试探刘胜的意思;

    至于刘胜的反应,自然是一句:皇祖母觉得行,那就肯定行······

    “直不疑,是君子。”

    “只是太爱惜羽毛,太惜身、惜名;”

    “——也就是卫尉的特殊性,能让直不疑可以位列九卿。”

    “换了其他的位置,直不疑这样既不敢担责,又过于在乎名声的人,恐怕都坐不稳······”

    说起直不疑,窦太后只悠悠发出一声长叹叹息;

    思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