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又一个魏尚?

    第365章 又一个魏尚? (第2/3页)

开春之时发起进攻呢?

    要知道自有汉以来,汉匈双方之间的每一次大战,都无一例外是在秋后!

    与此同时,匈奴零散游骑南下打草谷、抢东西,也有九成以上是在秋后;

    即便是剩下一成,也极为均匀的分布在夏、秋二季,极少有发生于开春之时。

    所以,对于周亚夫如此刻意的为北地四郡的守将逃脱责任,刘胜并不感到不满,甚至是比较认可周亚夫的结论。

    对于刘胜的反应,周亚夫显然也并不意外。

    ——毕竟先前,也在太子宫‘共事’了几年时间,对于刘胜的脾性,周亚夫也算是比较了解。

    确定刘胜能接受自己的说法,周亚夫稍沉吟片刻,便继续说了下去。

    “再说这御敌不力的责任。”

    “匈奴人此番南下,遭受匈奴兵峰荼毒的北地四郡当中,作为直接和草原接壤的边郡,北地、雁门二郡首当其中。”

    “——作为边郡,尤其还是和草原接壤的边郡,这二郡本该全年枕戈以待,以备贼子侵扰。”

    “所以此战,北地郡守晁错、雁门郡守郅都过失更大,上、代二郡的过失则稍小。”

    “其一者:上、代并不与边墙毗邻,也并不与草原接壤,虽然位处北方,但防备相对松懈也并没有什么不对。”

    “其二:上、代所遭遇的兵祸,其实大都是因为雁门郡被匈奴右贤王部所‘攻陷’,导致上、代二郡失去了屏障,从二线变成了前线。”

    ···

    “如此说来,此战犯下最大过错的,便该是雁门郡守郅都。”

    “因为郅都要承担的,是雁门、上、代三郡为匈奴所驰掠的责任;”

    “而晁错,则只需要承担北地被战火荼毒的责任。”

    “至于上、代二郡,需要承担的责任几近于无······”

    听闻周亚夫这番言论,殿内众公卿只眉头齐齐一皱;

    便是御榻上的刘胜,面上也顿生狐疑之色。

    ——周亚夫,真就这么耿直?

    自己的得意门生郅都,就这么毫不迟疑的腿上‘此次战败第一责任人’的位置?

    还是说,在刘胜不知情的情况下,周亚夫和郅都之间,生出过不愉?

    短暂的疑惑之后,众公卿便次序露出了然之色,引得刘胜又是一齐;

    暗下稍一思虑,总算明白周亚夫想要表达的意图,刘胜终是怪笑着摇摇头,旋即陷入短暂的思虑之中。

    按照周亚夫的说法,匈奴人此番南下,对北地、雁门、上、代四郡造成的巨大破坏,这四个郡的守将都需要承担战败责任。

    但责任的大小,按照这四位守将犯下的过错依次排序,分别是:首犯雁门守郅都,次犯北地守晁错,最后,才是上、代两郡的守将。

    乍一看,周亚夫似乎真的是‘大公无私’,将自己的得意门生推上的‘战败第一责任人’的风口浪尖。

    但稍一想就不难发现:周亚夫这是在拐弯抹角的保晁错。

    ——按照周亚夫的这套说辞,此次战败的第一责任人,是雁门郡守郅都。

    可郅都在此战中做出的决策,却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

    被右贤王部偷袭,雁门郡第一时间阻止起防线;

    发现为时已晚,野外的控制权已经无法夺回,郅都又毅然决然放弃城池外的一切区域,下令雁门各地紧闭城门,依城而守。

    虽然此举造成了雁门郡不再具备阻拦匈奴人的能力,使得雁门以南的上、代两郡遭灾,但同样下令军队、百姓撤回城池内,并紧闭城门的上、代两郡,也勉强将损失控制在了最小的限度。

    说得再直白一点:当时的郅都,压根就没有其他选择;

    除了放弃野外,下令全郡缩回城池自保,郅都别说是更好的选择了,连差不多的第二个选择都没有!

    所以,即便从结果来看,这次北地四郡遭受荼毒,雁门郡守郅都要负首要责任,长安中央也很难因郅都‘下达错误战略决策’而治罪。

    顶天了去,也就是一个防备不严,导致匈奴人偷袭得手的罪责。

    而问题的关键,也恰恰就在这里了。

    ——作为此次战败的第一责任人,郅都尚且还只是个‘戒备不严’的罪责;

    那作为次要责任人的晁错,又能以什么罪名惩处?

    顶破天去,也就是同样一句‘戒备不严’,然后以‘郅都戒备不严导致三个郡遭灾,晁错戒备不严导致一个郡遭灾’,而位列次要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