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招贤纳士

    第379章 招贤纳士 (第1/3页)

    高台之上,刘舍、卫绾、田叔三个‘温润君子’,正为了争夺那几摞蝉翼白纸跟彼此较劲。

    高台之下,则是那八千多名士子,开始和那一道道写在木板上,等候考生抄写下来的考题较劲。

    ——即便这是华夏,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考举、第一次以‘笔试’的方式选拔基层官吏,也总有一些东西,是考生们仅仅依靠本能便‘无师自通’的。

    就说此刻,每一个分考场前,都已竖起了一面面木板,上面却不再是先前那‘一至九十九’的座次号,而是变成了一道道考题。

    而在看到考题的第一时间,即便考官们还没来得及喊出一句‘把题抄在答卷上’,考生们也还是本能的撸起衣袖,不时抬起头,抄录起木板上的考题。

    考题总共十道。

    前四道,都属于‘只要你真是个文化人,就一定能做对’的算术题。

    只是在算数题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和税收相关的知识点。

    比如第一题:说某一农,年三十九,有田百亩;

    妻子年三十六,长子年二十一,次女十七,幼子十二。

    某年,该户人家于秋收得粮三百石,少府划定的粮价为每石五十钱。

    问:缴纳过所有应当缴纳的税、赋之后,该农户结余的粮食,总共价值多少钱?

    这样一道题,随便摆在任何一个在基层做过官,甚至只是做过‘吏’的人面前,都可谓是完完全全的送分题。

    甚至就连农民,抛开不认字不说,也同样能为这样一道题,给出自己清晰地计算过程。

    ——三百石粮食的收成,每石五十钱的价格,总价值一万五千钱。

    三十税一的农税,需要缴纳十石粮食,也就是五百钱;

    这个三十九岁的老农、三十六岁的妻子,以及那个年满二十一岁,已经到了‘始傅’年纪的长子三人,需要各缴纳口赋四十钱。

    最后,那个十七岁的次女既然还在家中,便说明还没有嫁出去;

    十七岁没嫁出去,按照如今汉室的律法规定,需要缴纳每年一算,即一百二十钱的晚婚罚款。

    所以最后的答案等于:一万五千减五百减一百二十减一百二十,等于一万四千二百六十钱。

    总的来说,这道题的难度并不算太高,涉及到计算的部分,也只包含了简单地减法和乘法。

    非要说有什么难点,那也就是某些生在豪门富户,不知人间疾苦的公子哥儿们,可能根本不知道除了农税、口赋,汉家居然还针对年满十五的女子,制定了‘晚婚罚款’。

    但整体而言,这第一道题的难度,也已经让绝大多数考生,大致明白了编卷者,也就是当今天子胜的用意。

    “前四道都是算术,说明陛下并不喜欢夸夸其谈,又或是引经据典、满口诗书大义的‘才俊’。”

    “陛下,应该是个更务实的人······”

    “第一道题的提干就是‘某一农户’,还涉及到税、赋等支出,陛下对农户的重视,当也不亚于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

    “又涉及到大多数高门子弟不大了解的女子晚婚罚算······”

    “陛下,难道也像先帝那样,喜法家之言?”

    在一号分考场,也就是甲一考场,看着眼前,那已经被自己抄下的考题塞满的白纸,颜异只下意识皱了皱眉。

    这道题,对颜异——对这位复圣颜回第十世孙而言,当然不在话下。

    颜异此刻心中所想,也并非是怎么做对面前这十道题,而是从这十道题的字里行间,摸清楚当今天子胜的政治倾向,或者说是喜好。

    虽然是根正苗红的儒家出身,但在得到消息,说长安即将举行一次考举之前,颜异都还在济南郡做亭长。

    对于这种切实关乎农民生存的题目,颜异可谓是手到拈来。

    但从这第一道题,便得出‘当今或喜法家’的结论之后,颜异的眉头便悄然皱起稍许。

    即便笔下没有片刻停留,很快便答完了第一道题,颜异皱紧的眉头,也丝毫没有松缓的趋势······

    同一时间,在考场更靠里一些的位置,主父偃也同样做完了第一道题。

    和颜异一样,主父偃也从这第一道考题当中,看出了当今天子胜对法家,或者说对律法的重视。

    但和颜异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