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那就打!

    第385章 那就打! (第2/3页)

终也胜少败多。”

    “时至今日,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两代先帝励精图治足三十余年,我汉家之兵,仍难得一部都尉尽为锐骑。”

    “陛下又性烈如火,已决心不再与匈奴和亲······”

    “唉······”

    “也不知经此一役,我汉家儿郎、关中良家子,又能得几人安然而归?”

    如是说着,田叔便苦叹着摇摇头,一边皱眉思虑着战事,一边轻轻捶打起酸涩的大腿。

    而在堂内,大部分当朝公卿,也都各自顶着暗暗发青的眼圈,为接下来的事而发起了愁。

    ——自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尤其是在平城一战之后,兵种克制,就是重视汉室面对匈奴人时,最感到无力的一大战略劣势。

    这就像是后世网游里的肉汤,面对敌方高机动射手的感觉一样:这压根儿就是一个彪形大汉,用手掌按住小孩子的前额,然后嘿笑着看小孩不断挥舞双拳,却怎么都碰不到面前的敌人。

    这种无力感,激发了汉家历代先皇省吃俭用,就算自己吃差一点,也要多养几匹马、尽早完成骑兵部队建设的决心;

    自然,也催生出了‘为骑兵部队建设争取时间,遂以和亲暂时稳住匈奴人’的屈辱对外政策。

    时至今日,汉室的骑兵部队建设还远没有完成,为稳住匈奴人而出现的和亲政策,也被当今刘胜决然停止。

    那么接下来要发生的事,自然是一目了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陛下不再行和亲,那战争,就一定会到来。”

    “——就算不是今年秋后,也会是明年、后年的秋后。”

    “反正不管何时,都早晚会到来。”

    “至于以步对骑的劣势,我们这些在行伍之间没什么建树的人都知道,由先帝手把手教出来的陛下,自更不可能不知道。”

    “或许陛下,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吧······”

    ···

    “这些事,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也不是我们关心了,就能得到解决的。”

    “大战在即,我等世受汉恩、世食汉禄,就应当为陛下排忧解难。”

    “至于军队的事,自有将军们同陛下商议······”

    沉默中,刘舍满含郑重的一语,只引得在场众人各自点下头。

    刘舍说的没错。

    事情已经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单纯的发愁,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与其去想那些不可能完成——至少是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事,倒不如想想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才能做到最好。

    尤其是在这样一场虽还未爆发,但基本已经确定会发生的战争之前,作为汉家权力中枢的长安朝堂,应该做出哪些努力,好在战争爆发之前,为汉家赢得更多筹码。

    刘舍看向贾贵,贾贵沉沉一点头——少府没问题。

    自太宗孝文皇帝至今,三十多年来积攒下来的钱、粮等后勤物资及武器军械,能轻而易举的支撑起一场中规模以内的战役。

    刘舍再看向田叔,田叔也微微点下头——内史没问题。

    关中百姓今年并没有被频繁征劳,大部分人都将精力放在了照顾自家田亩之上。

    在战争爆发之后,内史可以第一时间发出征调令,征发关中百姓以民夫、军卒等身份,成为这场战争的重要参与力量。

    最后看向袁盎,只稍一对视,刘舍便悠悠发出一声长叹,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近几日,少府、内史、太仆,各自去向陛下和太皇太后请奏,并言明今日之事。”

    “得到陛下和太皇太后的许可之后,便各自做好准备吧。”

    “——少府准备好调配军粮,以及盐、肉、醋布等物什,并尽量再早一些弓羽箭矢。”

    “虽然武库、内帑都有不少箭矢,但大战在即,箭矢无论如何都是不嫌多的。”

    “——内史同关中地方郡县通个气,让各地做好征劳的准备,一俟诏书发出,必须尽快组织起运粮队伍,向边关输粮。”

    “按照陛下的性格,甚至很可能不等大战爆发,运粮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