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朝堂微洗牌

    第424章 朝堂微洗牌 (第2/3页)

政,顺带捞一大笔名望;

    战争得到不好的结果,则刘胜加冠亲政一事生疑,很有可能会后延,甚至是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变故。

    从泥塑雕像时期,可以随意的朝令夕改,说给先皇立庙就一副‘我必须这么做’的架势,又说不立庙就不庙的轻佻时期,到推动汉匈马邑战役,仅仅只是发动了一场战争,刘胜所肩负起的责任和义务,便几乎是拿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在赌;

    而现在,刘胜已经加冠亲政,已经在理论上,具备了天子所应具备的所有权力。

    相应的,自然也就肩负起了这富拥天下的滔天权柄,所相对应的无限义务。

    就这么说吧;

    从今往后,汉室天下无论出点什么风吹草动,刘胜都需要为其负责。

    大到外族入侵,内部叛乱;

    小到老农吃不饱肚子、穿不暖衣服;

    甚至于河流决堤、星辰逆行,乃至于玄之又玄的‘天有异象’,刘胜都得为其负责。

    所以,当刘胜以全权天子的身份,出现在举行于宣室殿的这场朝仪时,只经过短暂的雀跃,刘胜便很快冷静了下来。

    因为刘胜,并非是直接穿越成皇帝的穿越众,而是从婴儿时期便开始融入这个时代,又经历一段完整的人生,一步步从公子、太子转变为天子的特殊存在。

    甚至可以说:经历过往这二十年人生后的刘胜,几乎已经可以算作是半个土著了。

    而这段土著生涯给刘胜带来的收获,便是在先天子启身边学习,被先天子启言传身教的那几年。

    “天子之权滔天,天子之责亦重甚泰山······”

    ···

    “权责权责,虽是先有权,天子却往往是要先担责······”

    ···

    “尽量不要去想你有多大的权利,那会蒙蔽你的双眼;”

    “多去想想你肩上扛着的重担,再由承担的责任出发,用权力来帮助你肩负起责任······”

    回想起当年,老爹天子启尚在之时,在自己身边的尊尊教诲,刘胜面色变幻,终还是很快冷静了下来。

    自然地调整好面容,带着一抹淡然的微笑,便将目光撒向殿内,这数百功侯贵戚、朝臣百官。

    刘胜方才那番话,也不可谓不明白。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新气象;

    过去这几年,朕出于没有加冠亲政,以及政权交接时以稳为重等原因,多少有些不方便插手朝堂之上的事。

    现在,朕加冠亲政了,政权交接也已经告一段落,一些早就该做,却因为种种原因耽误的事,现在就可以摆上台面了。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刘胜也并没有太过着急,反而是十分耐心的等候起了朝臣百官的答案。

    而在宣室殿内,听闻刘胜这明显颇有深意的一番话,凡是有资格站出身的百官公卿,则都无一例外的做出了一副皱眉沉思状。

    刘胜的意思很清楚:朝中公卿,有必要挪一挪位置了。

    但众所周知,当今天子胜,是先孝景皇帝手把手教出来的,历来都讲究一个谋而后动,同时又具备着和年纪、履历严重不符的稳重。

    这就意味着朝堂这次职务调动,并不会是全面的,甚至都不大可能是大范围的。

    很有可能,刘胜只是想要从公卿十一人(太尉闲置)当中,罢免一两个人、新任命一两个人,再让两三个位置互相调动。

    而这,就让朝中公卿百官感到有些难办了······

    “丞相桃侯刘舍,原本只是要过一把丞相的瘾;”

    “怎奈魏其侯不争气,才让这刘舍在丞相之位坐了这么久。”

    “偏偏陛下同桃侯,似还颇有些相得益彰?”

    在御阶之下,百官公卿稍一思虑,便做出了‘丞相应该不会换人’的结论。

    而在御阶之上,刘胜也好似生怕有人会错意般,颇有些刻意的看向刘舍所在的方向,而后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

    “既然诸公都不愿先说,莫如便由丞相为百官先。”

    这话一出,众人心中的猜测纷纷得到验证:刘舍这个丞相,恐怕要继续做下去了。

    道理再简单不过:你在一个公司上班,公司正在裁员,如果你也在裁员名单,那负责裁员工作的必定不会是你。

    不过想来也正常。

    一者:刘舍这个丞相,确实做的很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