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太仆干的好事!

    第427章 太仆干的好事! (第2/3页)

自己的底盘都守不住,任由自己的权力范围被各方势力——被各方阿猫阿狗小虾米肆意吞噬。

    尤其做这些事的——做这些事来坑袁盎的,恰恰就是袁盎过去引以为傲的‘遍天下之好友故交’。

    现在,袁盎落马在即,生死亦不过在刘胜一念之间。

    而那些借着袁盎中饱私囊的人,此刻却早已不知去了何处,过上了悠闲地富家翁生活······

    “即刻清查骊山厩的档案户渎,查验马匹数量。”

    “再调未央厩的官员,来查看骊山厩每一匹马的状况,悉数记录成册。”

    “——敢有妄语欺君者,族!”

    隐含阴戾的一个‘族’字从刘胜口中道出,惹得在场公卿百官无不战战兢兢,只本能的深低下头,祈祷着这场风波不将自己也卷进去。

    而在人群最靠前的位置,袁盎早已是面如死灰,只呆愕的跪在地上,静静等候着命运的制裁。

    这,也正是刘胜最感到愤怒、最怒不可遏的点。

    ——袁盎知道!

    ——袁盎知道骊山厩发生了什么,如今又是个什么状况!

    在刘胜表示要来骊山厩看看时,袁盎就已经面露虚色;

    而在刘胜出现在骊山厩外时,袁盎,就已经基本不再抱有‘生’的希望了。

    正所谓:知其不能为而为之,或为大毅力,或为大罪孽。

    显而易见,袁盎明知故犯,绝不是为了什么远大而恪守原则,而是明知这么做会造成的结果,却依旧纵容,甚至是助纣为虐。

    “禀奏陛下。”

    不多时,刘胜交代下去的事,就已经算是有了着落。

    ——刘胜说是‘让未央厩的官员来’,但实际上,又怎么可能是专门再派人回长安?

    早在刘胜乘坐御辇,从未央宫出发前往这骊山厩时,未央厩的审查官员,就已经在北军禁卒的护送下来到未央厩,查看骊山厩的状况了。

    等刘胜姗姗来迟,早就被大致汇报给刘胜的骊山厩现状,更是已经被未央厩的官员细细罗列,并准备成册。

    待刘胜开口道出那句‘去查查什么情况’,未央厩的官员们也只是象征性的再在厩内转了一圈,而后便将已经准备好的奏疏,送到了刘胜身旁的谒者仆射:汲黯手中。

    “念。”

    “让百官公卿都好好听听,太仆这些年干下的好事。”

    听不出丝毫感情的清冷语调,惹得在场众人心下又是一沉。

    便见汲黯面色严峻的拱手领命,旋即摊开手中奏疏;

    只稍扫了一眼,便略有些惊诧的深吸一口气,还不忘下意识瞥一眼跪在不远处的袁盎。

    调整好因惊骇而紊乱的鼻息,才昂首挺胸,再清了清嗓。

    “根据相府所收录的档案,骊山厩,设立于太祖高皇帝九年,最开始有良种马驹一百匹,母马四十匹,种马二匹。”

    “吕太后掌政,吕氏子侄吕他为厩令,上下其手、中饱私囊,骊山厩存马有过半被售卖到长安东市。”

    “太宗孝文皇帝四年,以内侍张驹为厩令,增马百匹。”

    “太宗皇帝七年、九年、十四年、十九年,各有关东宗亲诸侯所赠良马,大半皆入骊山厩。”

    “太宗孝文皇帝二十四年,监国太子奉太宗皇帝、薄太后之令颁诏:开少府内帑,以兴马政。”

    “自太宗孝文皇帝二十四年开始,一直到当今新元元年,除去发生吴楚七国之乱的先孝景皇帝四年,骊山厩所得马政款累年递加。”

    “太宗孝文皇帝二十四年,为少府内帑所拨马政专项款,共计一千二百万钱;”

    “先孝景皇帝元年,为少府内帑所拨购马款、养马钱,共计二千一百五十万钱。”

    “到当今新元元年······”

    念到一半,汲黯便再一次本能的撇了袁盎一眼,才再深吸一口气,语调满是沉重道:“当今新元元年,太皇太后懿旨:大开少府内帑,以告天下凡汉之厩养马、育马,以从速、从多、从良为要。”

    “是年,太仆共得少府内帑所出购买款、养马钱等,共计九万万七千六百万钱。”

    “其中,单只骊山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