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入学问题

    第四十二章 入学问题 (第3/3页)

一般,她们有权利接受高等教育。”

    两人本来想接着聊了一会,但看到办公室里的人逐渐增多,蔡远裴嘱咐了他几句后便离开了。

    其实蔡远裴此次前来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看程诺对于男女同校的看法,摸摸底;另一个则是出于保护安抚的目的,表示他和北平大学站在后面支持他。毕竟前脚还受到社会的赞誉,后脚就有人抨击,年轻气盛心里难免会发堵。

    如今看到程诺的态度后,已然是十分满意,后面由他带着文科反击便是。

    程诺这边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在坚持女同学可以过来旁听做法的同时,也悄悄取了一个笔名,发表短篇小说讽刺一些所谓名流,发家之后休掉不识字的发妻,寻找有文化的女学生为伴,道貌岸然,衣冠禽兽。

    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话语,借助文章开始在民间流传起来。

    得道者多助,新文化的先驱陈、李二人也都各自发表文章,支持性别平等,反对特权,呼吁男女同校。

    一时之间各路文人撸起袖子纷纷下场,就连迅哥儿也不再研究碑文,发文抨击封建余孽,言辞犀利,一些人不得已偃旗息鼓。

    一切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同胞也开始发声,宣传男女平等,采用文、俗两种语言进行发刊,让没有受过教育的女性或者是只受过初级教育的女性可以读懂文章的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谈论的话题从一开始的支不支持男女同校悄然变成了如何男女同校,再到如何进行男女社交,舆论已经倒向了程诺这一方。

    课堂提问上,有学生问程诺关于社会问题的看法,程诺则是坦然笑笑:“课堂上有这么多旁听的女同学,并且越来越多,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的态度。”

    对于解放后印在钱币上的女拖拉机手那样的前辈,就是妇女能顶半边天最真实的写照,程诺自然是充满敬意,也是越多越好。

    至于别的,不提也罢。

    舆论方面的压力已经解决,可北洋政府方面的压力才刚刚到,有些军阀对北平大学的做法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