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篮球都是洋人的

    第六十四章 篮球都是洋人的 (第1/3页)

    津门,某处网球场内。

    太阳高照,东北张家长子小六子正与他的美国朋友普来德一起打网球。

    “普来德先生怎么样,我的网球技术跟去年相比,有没有进步。”小六子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兴高采烈道:“看好了,这个球你就不一定能接住。”

    对面的普来德也是深谙人情世故,脚下一滑,果然没有接到发过来的球,一副很惋惜的样子:“张,经过半年的努力,你现在不再是从前的你,已经超过我很多了。”

    “哈哈,那还是老师教得好,当初要不是你到东北把我领进门,我到现在还没领会到网球的魅力,更享受不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小六子喜滋滋的把网球拍递给旁边的随从,接过毛巾擦着脸:“如今我真的非常喜欢这门运动,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在东北普及它。”

    看待历史人物,在知道他错误的同时,也要看到他长处的那一面。

    其实小六子年轻时也曾有着理想和愿望,就是想学习医学救人,解除人们的疾病疾苦,可惜他那个张嘴闭嘴“妈了个巴子”的老爹不愿意,让他去年秋天就和于凤芝结了婚,小度蜜月后就被送回奉天督军署学习军事。

    在这期间参加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活动,结识了一批外国朋友,其中包括总干事美国人普来德,在他的帮助下学习并热爱上了这门运动,体育思想开始萌发。

    到后面成为我们体育史上不能忽视的一个人,力促现代体育在东北开展,特别是在他兼任校长的东北大学设立体育专修科,培养体育专门人才,开东北体育教育之先河,为后来东三省成为我国体育运动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打下了基础。

    我们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刘长春,就是小六子资助的,成为我国正式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标志性事件。

    话说回来。

    小六子将毛巾扔在一旁,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就是可惜啊,热爱体育尤其是热爱网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天天练那些兵操跟木偶似的,多没意思,要不然咱们也不会大老远从奉天赶过来,来这津门以球会友。”

    普来德笑道:“不来津门,我们又怎么能参加华北运动会,是有京、津、冀、晋20多个学校参加,你我这种体育热爱人士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