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制印从算学开始

    第七十七章 制印从算学开始 (第2/3页)

现的,但现在的内容却跟他没有丝毫关系,两人热火朝天的聊着,会显得异常尴尬。

    随即他就想到了一点,手下无论是科学院还是《国民》杂志,亦或者他自己都还没有印章,在这个时代来说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如今南下又碰着这个机会,完全可以去弥补。

    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冷。西冷印社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着名全国性印学社团,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四人创办,有着书画界「天下第一社」的美誉。

    说干就干,等到中华职业教育社会议开的差不多了,程诺打听好王福

    庵在沪的住处后,立即购置一些礼品登门拜访。

    说起来正好也是缘分,这王福庵除了精通篆刻,嗜好金石书画外,他还受到晚清西学东渐的影响,自学算术,竟精通了西方高等数学及土木工程测绘技术。

    铺设沪杭铁路时辞去教席一职,任职于沪杭铁路局。在随后的数年中,他奔波于沪杭、湘鄂路局之间,除了测绘和计算土木工程,他还时常为友人写字刻印,各不耽误。

    按理来说以王福庵目前三十多岁的年龄,书画作品应该还未大成,但在前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印谱《罗刹江民印稿》,洋洋洒洒收录了254方印蜕,一时名声大噪于湘楚川汉之间,求书求刻者络绎不绝。

    不过因为早年胳膊受过电击,不能平举东西,这天像往常一样斜躺在竹椅上翻看着书。

    旁边的仆人喂着鸟笼中的八哥,不时瞅过来一眼,有些不解:「老爷,您不是擅长制印吗,怎么最近这几日一直不见您动刀,反倒是对着一本西洋书念念叨叨,要不是跟您的早,还以为您中了邪呢。」

    对于家里这位车夫兼杂役的半大小子,王福庵很宽容,晃动着竹椅弄得嘎吱嘎吱响:「阿立啊,那要是你,你会怎样啊?」

    阿立停下手中的活,笼子中的八哥立马上蹿下跳,他想都没想直接答道:「要是我啊,肯定得趁着这段时间多多制上几块印,来人便卖他一百两,少一个子儿都不行,用不了多久咱们就不用住着小胡同了,肯定能换上大别野。」

    「那叫别墅。」王福庵笑着摇摇头,解释道:「制印的第一步可不是动刀,而是先从学问开始做起,立德立人这样制出来印的才能方方正正,阿立啊,你要走的路还很远呐。」

    阿立似懂非懂,指着王福庵手中的书疑惑道:「可是老爷,您手里拿的书不是......」

    王福庵笑吟吟道:「我这儿拿的可不是西洋书,而是正儿八经的算学,咱们老祖宗千年前就琢磨的大学问。」

    将书合上放在胸前,王福庵仰望着天空,自顾自念道:「算学不单有推理的性质,亦有美观的象征。几何学把整个宇宙和其中的部分,作成有规律、有系统的描写,所以算学是描绘的艺术;纯粹数学用推理的方法,把宇宙万有纳于规范之中,所以算学又是思维的艺术。」

    ….

    笼子中的八哥按捺不住了,歪着脑袋不停地叫着:「算学艺术,算学艺术,算学艺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