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我给自己打补丁

    第九十一章 我给自己打补丁 (第2/3页)

三还客气道:「对啊,请问小先生您是哪位,找我家先生有什么事吗?」

    「师傅,我是清华学校的一名学生,和程教授认识,这次找他是有些算学问题要请教他,麻烦你给我通报一下。」

    「噢噢噢,明白了,您也是我家先生的学生啊,那劳烦您先在门口等候一下,我去看我家先生在不在。」现如今登门拜访的人太多了,李老三还是多了个心眼,没有着急答应,谁知道自己先生认不认识他呢。

    程诺在得知情况后,放下手中的笔很高兴:「原来是企孙啊,快赶紧请他过来。」

    话刚说完,程诺又觉得有一丝丝不妥,自己刚说完德先生这边就摆起谱来,于理不合,便叫住半只脚已经跨过门槛的李老三:「算了,老李我和你一起去吧,这可是我一小友,将来他再登门,你就不用通报,直接把他请过来就是。」

    不过在见到程诺亲自迎接时,叶企孙还是有些紧张,紧握着背包:「程教授你好,很抱歉上门打扰你,只是去北大转了几次,都没见到您,这才出此下策。」

    程诺上前将其领进来,笑道:「学期末了,我那堂课早就结课了,见不到我也正常,这不忙里偷闲,做一些自己的事。」

    「我说呢,是我湖涂了。」叶企孙听罢有些憨笑,不过笑完突然想起来手里拎着东西,赶紧说道:「这是我在朝阳门外坛口的永兴斋买的点心,不知道您喜欢什么,看清华的那些先生们喜欢这个萨其马,便随大众也买了些给您尝尝。」

    东西不多,但足以见得来客的心意,程诺笑道:「心意到了即可,这才月初,你们清华学生有点零花钱不容易,等走的时候带回去和同学们分着吃吧,下次再来可不许这样了。」

    不过叶企孙显然有自己的主见,答应下不为例后还是坚持把东西放下:「古人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程教授虽然咱们没有师生之名,但有师生之实,别人至少奉三盏敬师茶,我只有两盒点心已是占了大便宜,已退无可退。」….

    怪不得后面能教出那么多的牛人,此时的口才已然大成,程诺只好收下点心,一盒留给自己,一盒分给李老三。

    萨其马单看名字可能以为是西洋舶来食物,实际上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小吃,因为这个糕点的最后两道工序,油炸的短面条,码(粘合)起来,然后再切成方块。切,满语音为「萨其非」,码,音为「码拉木壁」,合在一起便简称为萨其马。

    虽然是满族美食,但很快就被同化,后来传到广东和江西等地,人们用麦芽糖替换传统的冰糖,更加黏合可口,逐渐有了现在的样子。

    话说李老三这边接到萨其马答谢后,拎着东西来到自己的住处,本来想分给孩子们吃,结果只看到了妮蛋儿一个人。

    「爹,你这拿的啥啊?」妮蛋儿睁着硕大的眼睛,里面满是好奇。

    「满洲饽饽,先生让我拿给你们几个小家伙吃的,听说老贵了。」李老三可不知道它的「洋名」,只知道土名:「你哥他们呢,把他们仨喊过来一起吃。」

    「我哥他们去当奔得儿木去了,估计得等一会儿。」油纸包裹也藏不住香味,妮蛋儿忍不住抽抽鼻子。

    「傻鸟,是不是又掏鸟窝去了,一天天的净不学好,看我回来不把他吊起来打。」李老三眼睛一瞪,马上就要溢出火气来。

    妮蛋儿赶紧把他拉住,急忙解释:「爹你又这样,我哥他们是帮助隔壁的那些先生们找错别字去啦,干着大好事,我哥早就不是以前的我哥了。」

    奔得儿木,又作「锛得儿木」,北京土话中指的是啄木鸟。

    《国民》、《少年》杂志都改为横排撰写,一些编辑不太适应节奏,加之人手不足,难免会有些错字漏字,恰好看到院子里有孩子们嬉戏,程诺便把他们请来帮忙,还特别安置了一个岗位,名为「特别顾问」。看这些孩子们喜欢什么,《少年》杂志也正好侧重什么,而不是大人们想当然以为孩子们必须喜欢什么,那样就违背杂志设立的初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