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搅动风云

    第一百一十一章 搅动风云 (第2/3页)

。”

    “在这里吗,好。”从胸前兜拿出钢笔准备签名,可惜画了几下只显现出一条白道,很明显没墨水了,最后还是老利昂拿出自己的笔,这才把名字签上。

    拿着收据,老利昂将文件交出,再次脱帽致谢,但在低头时猛然发现眼前这人的眼中布满血丝,望了望角度怪异的相册,忽然明白了些什么:“普朗克教授,若是可以,晚上可以到我那里坐坐,喝上几杯,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在军队还是战友,只可惜.您要保重身体。”

    说罢,把帽子戴好,老利昂拿着收据走出门外,轻声把门重新关上,屋里瞬间又恢复寂静。

    拿着这封“怪异”的电报,普克朗恍惚间心情没那么糟糕,甚至有股冲动当场就要出去追上老利昂,将近来的不快全部发泄出去。

    可惜这电报有种魔力,牢牢的粘在手上,容不得二事。

    “寄信人‘Tom Cheng’,似乎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总觉得有些耳熟。”普朗克看着这个名字,陌生中又带着一丝熟悉,很是怪异,不过也没管这些,拆开内容后读读便知道其内容。

    “尊敬的马克斯·普朗克,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这封来自陌生国度的电报,首先介绍一下中国科学院,她是一个新生儿,今年刚刚诞生,目的就是在这片东方大陆上将科学的精神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中国人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享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当然我们根基尚浅,未来相信您会见到我们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其次作为院长,我的研究重点更多的在于数学数论上面,做出的成果不是特别显著,最近刚刚把希尔伯特的猜想解决了那么一个,因此您可能对我的名字不是很熟悉,不过这不是重点,我和我的合作伙伴对量子论也非常感兴趣,数学和物理也是相通的,未来有机会我一定会拜访您

    我们真诚邀请您参加今年年末在中国举办的第一届科学大会,非常欢迎您的到来,如果有可能,希望您能给我们开一场学术报告,我们将以最高程度为您组织他。

    当然,如果您向往更好更自由更纯粹,经费也更足的学术研究环境,也欢迎您的到来,相信中国科学院会给你一个足够的惊喜。

    最后,对于您儿子和女儿的遭遇,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致以深切的哀悼,愿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回归到上帝的怀抱。

    另外,中国的传统医学在妇幼健康上很有研究,若是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

    事业牌和家庭牌同时出动,虽然对程诺邀请入职的想法没放在心上,毕竟太陌生了,怎么可能轻易的把命运交给这么一个陌生的人和地方,即便对方是学界新星,但也只是个人,在璀璨的德国学界面前,远远不够看。

    但想到自己刚刚一同死于难产的女儿和外孙,心中就如同刀绞,自己还有个二女儿,冥冥之中将来可能会发生类似的事情,让一向相信自己直觉的他坐卧难安。

    如今在德国学界遭到排挤,出去散散心只是做一场学术报告,似乎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能暂时离开这场阴霾,一瞬间真的有些心动。

    将桌上的照片扶正,看着二女儿的微笑,普朗克暗自下了一个决心,拿起桌上的电话,往学校图书馆打去。

    “是西蒙吗,我是马克斯·普朗克,请问一下有关于中国数学教授Tom Cheng的论文吗,请给我预约一下,我马上过去看,对了,有中国传统医学介绍的相关书籍吗,我也一并预约,谢谢。”

    视线转回国内,除了德国的普朗克外,程诺还给类似遭遇的其他人也发了电报,内容都是大差不差,主题思想都是让这些人过来,或许直接开门见山的邀请入职,或是隐晦的邀请过来避战,又或者邀请过来参加中国科学院首届科学年会,参加学术报告等。

    目的就是让这些人过来,真正体会到科学院的魅力,若是这些人真的答应过来,那事情至少就成功一半。

    姜蒋佐收拾着写好的电报,简单浏览完,有些不解道:“致远,你说你给普朗克、希尔伯特等人发电报很正常,给茹科夫斯基、巴普洛夫也能理解,名气和实力都很大,但问题是有一部分人在他们国内并不落魄,相反很受重用,咱们做这些工作,不就是无用功吗,人家凭什么看上一穷二白没名气的我们?”

    程诺瞅了他一眼,给钢笔蘸了点墨水,边埋头写信,边解释道:“有枣儿也得一竿子,无枣儿也得一竿子。你又不是当事人,怎么知道他们过得如意?咱们这些电报只是打个头阵,相当于送请柬,拜山头,想在国际学界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咱得打出名声不是。”

    “是,这些我都懂,可有些起草的电报,为什么还要邀请入职呢?”姜蒋佐还是有些不解,问道:“直接问候便是了,强行用这个引起注意,会不会引起他们的不满,那时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沙沙沙,桌面一阵写字的声音,顺着思路把这一段写完后,程诺抬头回复道:“眼下咱们是名气不大,但后面经过同志们的努力,不一定就比这些‘学术集聚地’们差,那时候我们邀请的人回想起来,那种感觉一定是不同的,说不定真有愿意来的,这也是互相成就,一百封电报里面有一个愿意来,那就足够了。”

    将台灯的角度调整一下,程诺又说道:“万事开头难,如今有了特斯拉先生的加盟,后者的心理负担和芥蒂就会少很多,第二位国际人士到来的那一天不会太久远。不用贪求多少东西,我们只要成为这些大学者的备选即可,当他们真正遇到困难时,会仔细考虑我们的。”

    姜蒋佐皱着眉头,仔细想了想,感慨道:“也是,成为他们除祖国外的第二选择,也是件好事,不过能做到这样,也是极为不易的事情啊。但问题是,除了这些知名学者外,你怎么还给那么多不出名,甚至在学界都没听过的人物发电报,这也不老少了。”

    程诺笑笑,拿起身旁准备的花名册,仔细数了数说道:“不多嘛,也就一二百人,这些可真是我的主要目标,也是重要的潜力股,眼下正是处于人生的低谷,你给点他们阳光就能灿烂起来。话说真的,我给这么多名人发电报,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给咱们科学院抬高自身的,让这些‘小家伙’们收到电报后添些光彩。”

    “抬档次,添光彩?”姜蒋佐重复一遍,很快就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由衷赞叹道:“好你个致远啊,这个才是你真正给那些知名学者发电报的原因吧,为的就是让你认为的这些‘小家伙’收到电报后,认为获得了跟知名学者一样的尊重,放在古代说不定会为知己者死嘞。”

    “学术尊重,对于他们这个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