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社会大课堂

    第一百一十四章 社会大课堂 (第3/3页)

风扇,甚至昨晚睡觉时都在吹,出于商人的直觉,之前也不是没查过,这种生意只有美国人独一份,连日本人都没这个本事,当时实业救国的心蠢蠢欲动,想着这小玩意应该做着不难,可一打听根本不是那回事,隔行如隔山。

    当时忙着开办大生纱厂分厂的事,也就暂时放下了,没想到再捡起这份回忆,已经是程诺他们的到来。

    感受到电风扇传过来的微风,张謇也是连连感慨,事情究竟难不难,还是得看面对的是谁,单个程诺一个人肯定是做不出来,但胜就胜在他背后是一个团队,汇集着当今中国最优秀的那批精英,整件事就变得合乎寻常起来。

    越看越欣喜,当即表示要先订购50台,送往他在南通办的各个学校,若反馈良好,再进行别的单子。

    ….

    姜蒋左很欣喜,把茶杯放下,张口就来:「张老,是这样的,我们电风扇的价格......」

    话说到一半,程诺赶紧插话:「美国货太贵了,两百多块大洋,寻常家庭肯定承担不起,所以我们发展国货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覆盖掉成本后我们都是尽可能的往下压,不过张老是为学校采购,肯定不一样,所以我们以成本价。」

    即便是66块大洋,比美国货便宜那么多,也不是大多数家庭所能考虑的,而且是市场价卖给自己人,说出去难免让人戳后嵴梁骨。

    不过程诺此次前来,可不是为了谈电风扇生意,而是为了别的事情而来,把电风扇的事情先放到一边,打算晚些时间让杨济川过来对接。

    吹着风,程诺说道:「张老,军山气象站的工作还顺利吗,一晃都一个多月过去了,也没顾得上再来第二趟。」

    张謇停顿了一会,说道:「拿到你写的仪器清单,我立马就安排人去采购了,但情况你也知道,咱们的海域被德国人给封了一段时间,再加上欧洲忙于大战,生产上以军需为主,民用的这些仪器都很难买到,只能从日本和美国那边碰碰运气。」

    联想起当下的时代背景,程诺感慨道:「想做实业都很难呐,一些构造相对简单的仪器,不必追求全新,二手用起来也是同样的效果。」

    张謇点头,回忆起来脸上突然挂上一丝怒气:「你说的这些我都考虑过,已经从日本那里购置了一批二手仪器,不过这些东洋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仗着购买渠道减少,卖的价格居然颇高,想想都令人不耻。」

    「国货当自强,有我们科学院在,技术受制于人的事肯定会越来越少。」事已至此,只能任人宰割,但对于未来,程诺还是很有信心。

    「你们有这份心就好,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我们是老了啊。」在其身上,张謇似乎是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和蔼道:「等到东西真正配齐时,还得再喊上你,到时候可不许推辞啊。」

    「哈哈,放心吧,就算是张老不叫我,我也会自己过去的。」程诺拍着胸脯保证,对于我们国人自建的第一座气象台,他还是非常上心:「这次过来,正是为了气象一事而来。」

    眼下全国各地都入了夏,气候都变得极端起来,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放在前世和平岁月,仍不时听到某地出现自然灾害,尚且有不少老百姓受难。

    换到这种脆弱的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稍不留心一受灾那都是成片成片的,指望地方政府救灾那完全是不可能,不趁机捞一笔已经算不错的了。

    考虑到百姓生

    活的需要,将来广播电台的筹备一定是得有气象节目,气象预报又需要大量的资料,而资料又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所以程诺就把主意打到了中国气象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张謇的身上。

    至于人才之事,程诺缺但不紧缺,马上竺可桢先生就要回来,有了学科领头羊,什么都好说。

    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