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爱钓鱼不爱吃鱼

    第一百三十一章 爱钓鱼不爱吃鱼 (第2/3页)

    “哦,大爷我没说什么,就是说这鱼可真不小啊,大爷的水平相当可以。”程诺当做没事人一样,不吝夸赞。

    “哈哈,也是今天运气好,碰到了鱼,也碰到了你。”大爷背着手,爽朗地笑笑。

    “不过话说回来,看大爷你这架势,家是不是离这不远啊?”拎着总归有些不方便,反正衣服也脏了,程诺干脆把鱼放到肩上,扛着更轻松一些。

    “要是寻常嘛,我家肯定离得近。”大爷又回过头来,笑道:“不过今天钓了鱼,那就不一样了,一会儿人多了,我来替你扛一会儿,让你谢谢。”

    程诺哪还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笑道:“行,今天咱们就逛到天黑”。

    大爷终究还是大爷,至死还是少年。

    说逛到天黑,就逛到天黑。

    等到街上的人不多时,大爷这才慢悠悠地在前面领着路,丝毫不见颓色。

    “后生,快点啊,刚夸你两句,怎么就迈不动步子了,这可不行啊,像你这么大时,我在码头连续扛一天麻袋,晚上都不打喘的,你这还差得多啊。”

    为了感谢程诺的帮忙,路上大爷特意把他领去裁缝店,当场购买了一套新衣服,让程诺给现场换上。

    只是这样一来就苦了程诺,不可能像之前那样破罐子破摔,再把鱼放到肩膀上,双手就这么拎着,实在是有点废胳膊。

    不过到后面接触周边街坊邻居,见到他们对大爷的言行举止后,程诺觉得这样非常值。

    “洽老,今天格外精神啊!这鱼是您钓的吗,个头可真不小啊。”

    “洽老,您可真厉害,能钓上来这么大的鱼,放在我们小辈上,也不一定能做到。”

    “洽叔,这鱼太大了,估计处理起来挺麻烦的,要不一会儿我闭馆,先帮你把它给做了,再等等吃着就不鲜了。”

    “洽爷爷……”

    直到到了一栋别墅前,这阵仗才慢慢消散。

    还没等二人走到门口,就看到里面有人主动小跑过来,打开铁门,毕恭毕敬道:

    “老爷,您回来了。”

    大爷转过身,指着程诺说道:“今天一个小侄过来陪我吃饭,你去把这鱼给处理了,多做几个花样。”

    下人一听,赶紧把鱼接过来:“好的老爷,少爷这个东西交给我吧,您受累了。”

    穿越过来这么久,程诺还是第一次被人称呼为少爷,实在是有些新奇,等到人把鱼给接走了,这才回过神来。

    看到这副样子,大爷一阵爽朗的笑声之后,和蔼道:“自我介绍一下,鄙人虞和德,家里刚好做了一下小产业,半辈子就攒了这么一个房子,可惜人丁不旺,稍显冷清,可否请后生前来一聚?”

    “洽老邀请,我倍感荣幸。”程诺笑道。

    “哎~还是大爷听着舒服,喊‘洽老’可就太见外了。”大爷故意把脸色一板。

    “得嘞,那就去大爷家,看看这鱼的味道怎么样。”程诺笑盈盈道。

    刚开始还有些不敢确认,如今听到本人都这么介绍了,程诺瞬间明白眼前这位的身份。

    他就是跟杜月笙、张啸林和黄金荣并称为上海滩四大亨的虞洽卿,原名虞和德,后改为虞洽卿。跟另外三人青帮身份不同的是,虞洽卿主攻的就是商界。

    虽以“一品百姓”自称,实际上却是当时上海商人中影响最大的一位。数十年间游走在劳工,资本家,政治家以及黑帮之间,是最为八面玲珑的商人,有“老娘舅”之称。

    其实他早年家境很贫苦,六岁丧父,自己和弟弟全靠靠寡母一人支撑。八岁因贫辍学,此后晴天下海拾泥螺、蛤蜊,补贴家用,雨天再回到私塾“蹭课”,乡下谓之“读雨书”,如此撑到14岁到上海“学生意”。

    就凭这点儿墨水,天生做大事的虞洽卿后来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稍微有些实力后,便资助同乡蒋光头,让其逐渐发家,两人的关系就此越来越好。光头五秩寿辰时,虞洽卿甚至直接赠送一架飞机前来祝寿。而虞洽卿去世后,光头还特意为其举办了了规模盛大的追悼公祭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