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通往震旦、复旦的推荐信

    第一百四十二章 通往震旦、复旦的推荐信 (第2/3页)

展阶段,繁荣之下是暴露不出来的,如今被人指出来了挺好,刚好我跟私立大同大学和震旦大学有些联系,过段时间我给你们牵个线搭个桥,厂子可以趁着扩建的机会,补充些年轻血液,也挺好。

    不过一定得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宁缺毋滥。”

    想来上次答应马相伯等人,要去他们学校做客,如今工作一忙,差点把这个事给忘了。

    刚好趁着这个机会,先让杨济川前去探访一下,打打合作的基础。

    在未来,无论是震旦还是复旦,都是程诺他们科学院优秀的生源。

    听到程诺的允诺,杨济川这心里就跟抓痒痒似的,怎么都坐不下了,脸上的笑容简直要压抑不住:“程……程院长,这事当真?”

    “当然当真了,我程某人可从来不乱允诺人,做不到的干脆不说,说了就要做到。”程诺笑得很自信。

    “那好,程院长,两位先生,你们先坐着等一会儿,我取一样东西,稍后就过来。”没给众人反应的机会,杨济川双手一拱,转身就往某个方向小跑过去。

    巴玉藻手指指着杨济川远去的背影,不明所以道:“杨厂长火急火燎的,这是准备干什么去?”

    王助脸上带着莫名的笑意:“我猜跟程教授刚才说的话有关。”

    程诺心里知道个大概,不过对方没回来之前,还不好确认,又将两块西瓜递过去:“别管他了,你们到这也算是半个主人,西瓜切了就不能浪费,赶紧吃,不用客气。”

    “程教授,这个真的吃不下了,你看肚子都吃圆了。”巴玉藻拍拍自己的肚子,邦邦响。

    “对啊程教授,看这桌子上的瓜皮,都是我俩努力的结果,实在是干不下去了。”王助边收拾瓜皮,边推辞道。

    “这都是水,一会撒泡尿就好了,当不了饱。对了,瓜皮也不要扔,厂子也种了几只下蛋的鸡,一会儿喂给它们吃。”说着话,程诺还不忘自己吃着瓜:“对了,还没问你们,飞机制造目前都有哪些困难?”

    两人相视一眼,最后由巴玉藻开腔:“其实这些困难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但最令人头疼的就是没有工人,就连最普通的钳工、木工、油漆工我们都没有,只能重新招募。”

    程诺微笑道:“也就是说,真的招募到工人后,还得再培训一下,手把手地给工人讲解飞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这样才能让大家尽快上手?”

    王助点点头:“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如果实在是没有办法,我们也不会将部分零件的加工任务给外包出去,实在是对新招募的工人不抱有太大的信心。”

    巴玉藻慎重道:“与其取巧卖弄聪明,毋宁精细而求稳当,因为人的生命系在我手,不是好玩的。他不像纸飞机一样,失败就失败了,无非是换张新纸就是。飞机可不一样,一旦失败就可能酿成人员伤亡的悲剧。”

    程诺思索片刻,又接着问道:“材料方面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困难?”

    巴玉藻不假思索道:“我们国内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按照道理来说,若想制造出精度符合要求的飞机,所有的东西必须都需要从外国进口,但我们私下商讨过,这样一来飞机制造成本太过高昂。

    并且一味地从外国进口,本质上我们只是组装方,受制于人,将来若是接到商单,很容易被人坐地起价,到时候再寻它路,可就船大难掉头了。”

    王助也跟着说道:“因此,除了钢材、铝材、铜材等必须进口的材料,其他材料都寻求国产替代。不过眼下只是一个设想,未来究竟怎么寻找替代计划,还需在飞机建造过程中逐步寻找。”

    看到对方已经有实际计划后,程诺心里也放心许多:“不错,看来你们这段日子没少下功夫。不过说回刚才工人的事,我这边已经替你们想办法了。”

    巴玉藻脸上一喜,追问道:“这么说,程教授你已经替我们找到办法了,或者说已经有合适的工人群体了,他们在哪,需要我们亲自去联系吗?”

    程诺抬手下压,让他们稍安勿躁:“工人有是有,但不是制造飞机的专业工人。”

    嬉笑怒骂都清清楚楚的写在了脸上,巴玉藻顿时有些垂头丧气:“我就说嘛,肯定没那么容易,就算是程教授出马,也不是这么容易就办到的事。”

    程诺笑笑,提高嗓门道:“你们也不想想,论造飞机你们都是美国的第一批人,何况这还是在水平更低的我们这里,专业技术人才都缺,何况还是制造工人,更是提着灯笼难找。”

    王助似乎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意思是说,程教授你替我们找到了一批工人,有本事,可惜本事不是在制造飞机上,我说的对吗?”

    “对,就是这个道理。”程诺笑着点点头,伸出食指说道:“给你们找来了至少一百名造船或修船工人,保证有一定的技术在身。”

    稍微停顿了一下,等两人消化的差不多了,程诺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想说,造船跟造飞机那是两回事,不一定匹配,但我想说的是,他们这批人已经是国内技术水平较高的那一批了。

    刚好你们在大学的前半阶段学的是造船工程,也算是大半个内行,调教这些工人,并让他们顺利转行,我想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