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式飞机理念

    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式飞机理念 (第1/3页)

    “这么说起来,我倒是有些印象,好像法国飞机在欧战期间就采用了金属材料,效果还挺不错。”

    巴玉藻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有些不确定道:

    “嘶~好像叫什么布雷盖14型,被称为最出色的机型之一,特色就在于机身骨架部件中大量采用金属材料,也是航空史上第一种进入大规模量产的以金属为机身主要材料的机型。”

    王助对这方面显然知道的更多,抱起胳膊摇摇头:“严格意义上来说,布雷盖14型算不上金属飞机,只是骨架上用了一部分金属而已,其余部分如机身蒙皮,还都是传统材料。”

    程诺笑着点点头:“禹朋说的很对,布雷盖算不上跨时代的新机型,最多是木质飞机的改良版,可就是这样的飞机,已经成为了欧战天空的强者,足以显现出金属材料的未来前景,有多广阔。”

    巴玉藻有些疑惑:“如果这个都不是,那就是德国那款?”

    “Bingo!”程诺愉快地打了个响指,笑道:“就是容克斯设计的J1,据我所知这款飞机就是世界第一架无支柱悬臂式全金属单座飞机,跟前面的布雷盖有本质的区别。

    J1蒙皮是用铝板制成的,内部用波纹钢板加强。J1飞机装有一台200马力(149千瓦)的发动机,速度达到155千米/小时,是德国飞得最快的飞机。”

    “我怎么没听说过这架飞机?”王助单手托着下巴,眼里满是困惑:“而且院长你也算是飞机行业的外行人,这些数据资料你都是从何而来的?”

    程诺一时语塞,当然不能说是因为前世看过《航空史》的缘故,打着哈哈想蒙骗过关:“刚好我在德国那边有一些同学,通过他们打听过来的,数据来源绝对真实可靠。”

    “可是这……”牵扯到飞机行业前沿发展的事情,王助想打破砂锅问到底。

    “正事要紧,其余的咱们以后再说,没有那么多可是。”巴玉藻把好友拦下,没让其继续问下去:“如果数据真实,别说德国最快,就是世界最快都有可能,可就是这么一款厉害的飞机,我们怎么没听过?”

    程诺稍微愣愣神,急中生智道:“任何一架飞机的量产,都得经过反复的试飞考验,何况还是战时,严谨性会要求地更高。中间相继迭代了J1、J2、J3,因为试验数据不够,所以基本上还在试验阶段。

    不过据了解,到今年年初,新款J4已经正式开始列装,铝合金已经成为了机体的主要材料。”

    仅凭语言描述实在是有些苍白无力,程诺干脆把桌上的文件都推到一边,抽出一大张白纸开始在上面作画,将J1J4系列的飞机一一给画出来。

    有人说,推动某个行业发展的,往往是金字塔顶端的几个人来起决定性作用,放到航空领域也是一样。

    J系列飞机的设计者雨果·容克斯教授,成为德国航空业界先驱之前,首先是一位著名的工业发明家。在发动机、动力传输和机械制造等领域,容克斯教授拥有多达1000余项的专利权。

    公司创办之时,最初的业务是制造蒸汽锅炉和散热器,在这一次专利发明转变为工业产品的过程中,容克斯公司的业务开展得顺风顺水。

    可惜好景不长,当踏入一战的德国航空队急需大量作战飞机的时候,政府方面开始广泛“动员”那些知名工厂转入制造飞机,容克斯公司就是“被转入”的企业之一。

    而转行那年,容克斯已经55岁,本来该守江山的年纪,不得已要再去打江山。

    “传统的飞机都以木质桁架与肋板构成机体框架结构,使用支架和线缆加固并在外面覆盖布质蒙皮,而J1使用钢制肋板与隔舱板构成桁架与蒙皮,这并不是说容克斯不舍得用铝材,而是铝材的价格实在过于高昂。”

    程诺双手伏案,一手拿着尺子,一手握住铅笔,没多少时候就把J1型号的飞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