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致远航校

    第一百七十九章 致远航校 (第3/3页)

作,让程诺心生警惕,稍稍整理一下衣服,他客气道:“曹长官这话说笑了,我看是您这样的一个大官亲自过来观演,让这场表演更具意义,实乃蓬荜生辉。”

    曹锟哈哈大笑,将自己的军大衣脱下来,亲自给程诺披上:“天冷了,还是披上件衣服比较暖和啊。眼下人多嘴杂,有些话咱们回头专门找个机会再说。”

    没给程诺拒绝衣服的机会,曹锟直接转身离去。

    只是刚回到人群,曹锟竟停下脚步回头道:“程院长,这飞机量产后能卖吗?”

    程诺本能道:“明年能量产。”

    曹锟又问道:“那购买一架飞机需要多少大洋?”

    程诺思索片刻,报出了一个价格:“十万大洋。”

    曹锟闻之哈哈大笑,连连说好:“好啊,好,那就先给我预备着!”

    说罢,头也没回,便带着一群人离开此地。

    等到曹锟离开,原本已经归于平静的众人立马又骚动起来,有好事者直接拿起刚刚扔下的招生传单问道:

    “程院长,敢问贵校真的不收取任何费用吗,包括书本费、体育费、校服费等等费用,包吃包住,还能开飞机?”

    此话一出,原本喧嚣的众人立马安静下来,皆是望着人群中央的程诺,等着他把答桉说出来。

    显然这个问题大家比较关切,都想要赶快知道答桉。

    毕竟即便是这个年代,仍然保留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

    如今能有机会继续读书,不仅不是师范类院校,而且看宣传还包工作,这样的学校上哪去找。

    回顾四周,程诺从众人的脸上查出来异常,便用最大的声音喊道:“不仅管吃管住,一分钱不收,成绩优秀者还会给你们发奖学金,边上学边挣钱,只要肯努力,学校内外都有你的容身之地。”

    众人激动道:“此话当真?”

    程诺笑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只不过嘛……”

    众人追问:“只不过如何?”

    程诺笑道:“只不过每年每学期都要考核,考核通过者才有机会开飞机。”

    众人有些失落,但还是继续问道:“那要是不通过会怎样?”

    程诺笑着解释道:“有开飞机的,那就有造飞机和修飞机的,不合格者自然要去做这些了。”

    众人一听,似乎就是这个道理,毕竟谁也不可能白养闲人,要是人人都能开飞机,飞行员也就不值钱。

    主要问题问完,后面的便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即便如此,程诺依旧一一耐心地回答。

    其实就大学招生形势而言,民国有着单独招生、捐资入学、联合招生、委托招生、统一招生、免试升学、高中会考暨升学考试。

    从微观上看,国立大学或看重入学考试成绩,或突出高中学业成绩,或注重智力测验,或强调考生的毕业学校,或从本校附中招生,或从发达省份高中招生,或为权贵开辟入学门径,或为贫寒打开入学通道,或重外语成绩,或偏理化成绩,不一而足。

    如清华大学由留美预备学校发展而来,故十分重视考生的英语成绩。

    北京大学经过蔡元培重视学术研究,强调基础学科的改造后,十分看重考生的文理综合成绩。

    唐文治领导下的交通大学不仅重视考生的理科成绩,还特别强调国文。

    同济大学与德国有莫大的关系,故注意考生的德文成绩。

    1919年清华订立《项城袁氏亲侄子孙游美暨入清华学校简章》,规定每年给袁世凯的家族保留三个留美名额和两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生名额,称为“袁氏后裔生”。

    后来还制定了所谓《特设捐款学额》的办法,让他们不经考试‘捐款入学’。他们只要每人缴纳一万元的捐款和每年一零五四元的学费,就可以入校学习,校方专门为他们设立‘特别预备班’,也同样可以取得留美资格。

    北京大学等高校则注重以考试成绩为准,选拔贫寒学生,并为其提供奖金、各省免费学额等。

    虽然程诺创办的是航校,而且致远名字还是临时起意,但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国内航空业,尽可能培养多点工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