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抵法

    第三十四章 抵法 (第2/3页)

。这些都是在没有专业老师引导的情况下华工自学的技艺,英法当局发现这一点后,也更愿意分配华工做一些技术性工作。

    以至于在坦克工厂,中国工人不仅可以修理发动机,还可以改善发动机的性能,甚至可以在测试中担任坦克的操纵。

    而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飞机场、兵工厂、汽车厂等地方,都有着我们华工的身影。

    如果北洋政府但凡有点心志,都知道这批华工回国后将其妥善安置,分配到各个需要他们的工厂中去。

    可惜事与愿违,除了部分留在上海的华工,回国的其他人基本上都回家扛起了锄头,一身本事无处使,甚至就连历史课本上,都不曾出现他们的身影,逐渐被世人遗忘,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损失。

    想到这段历史,程诺不禁叹了口气,打心底想要把这群华工给接回国,人尽其用,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

    而这群人,将是他们用来改变我们近代工业史的重要支点。

    至于其他方面,工人的力量不可忽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梁启超皱着眉,疑惑道:“致远,你刚刚说什么来着,海浪太大,我没听大清楚。”

    程诺打着哈哈,糊弄道:“我是说啊,比起普通的代写、代念书信,教这些华工识字看书,更为重要。”

    梁启超虽然明显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也只好跟着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点我很赞同,不过我记得你不是还补了后半句,说什么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吗?”

    “很明显,现在他们不仅不缺乏学习的欲望,而且欲望相当浓厚。”程诺再次拍了一下栏杆,随即整了整领带:“快靠岸了,赶紧收拾东西吧。”

    “哎,你这话还没说完,吊人胃口可不好。”

    “上岸再说,收拾东西要紧。”

    “话说你为啥对华工这么熟悉,我记得你之前是在美国念书,难道是我记错了?”

    “那是因为我有一位庚子赔款的同学在这边。”

    “我说嘞……”

    这倒不是程诺说瞎话,前来迎接他们的还真是他的同学,名叫史义瑄。

    跟程诺一样,也是庚子赔款资助赴美留学的学生,只不过程诺在去年选择回国,而史义瑄则选择来到欧洲,帮助这些华工与英法方面进行沟通交流。

    后面觉得一个人的力量不够,直接建立华工服务中心,招录了不少留学生,前来帮助这些华工。

    如今两人重逢,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互相狠狠地搂抱了一下。

    许久之后,两人才郑重分开。

    “致远,你瘦了。”

    “义瑄,你也瘦了不少啊。”

    “怎么样,回国还顺利吗,我这边一直忙,头上天天飞着炮弹,一直也没抽出空打听你的消息,也不知道你过得咋样了。”

    “能咋样,饿不死就成,倒是你啊,虽然瘦了,但身上摸着硬邦邦的,一看都是精肉,可比我强多了,看来你和华工的同胞们,过得还不算差。”

    “嗐,干了这一行,基本上跟上了战场也没区别,无非是把脑袋系在裤带上改成了拴在脖子上,指不定哪天就能见我那死去的老爹。”

    “呸呸呸,刚见面说什么晦气话?我还指望着当你孩子的干爹。”程诺朝着好友胸膛上郑重地来了一下,笑骂道:“对了,我这次过来,大娘托我给你捎了一封信。”

    说着,程诺便把脚边的箱子拿出来打开,从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信,郑重地转交给好友。

    “有时间还是回去看看吧,这次回去见大娘,明显苍老了不少。”程诺面带忧色。

    想起自己国内的老母亲,史义瑄眼中瞬间写满了忧色,嘴上虽然表示没什么,可惜颤抖的手还是出卖了他的心情:“嗐,我娘都不识字,估计又是给村长送鸡蛋,托人写的,太费事了……”

    强撑着要强的话还没说完,自己就说不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