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内外协同

    第六十二章 内外协同 (第2/3页)



    不过在大师傅拿到两本书后,单看书名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我们所里好像有翻译过。”

    深深地看了李南一眼,大师傅若有所思,紧接着拿起《*****》开始读起来: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的历史……”

    初开始大师傅的声音还算是比较小,但到了后面结合自身的情况,大师傅那是越来越有感触,声音越来越大,不知不觉间围观的工人也越来越多,最后更是更是连脚手架上都站满了人。

    “说的太好了,真把我们工人的心声都给说了出来。”

    “对,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整天没日没夜的干,连吃饱肚子都难,原来都是有这帮吸血鬼的存在。”

    “这事没完,就找那洋人算账去,厂里跟着吃肉,我们连喝的西北风都是溲的!”

    “*工,这就去*工……”

    正当工人群情鼎沸的时候,大师傅却把李南拉到一边,拿着两本书似笑非笑道:

    “行了,别装了,这两本书哪里来的?”

    李南故作茫然:“我这眼睛真的不舒服,确实看不到什么东西了……”

    大师傅冷哼一声:“这没别人,就我们俩,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再遮遮掩掩就没意思了,回头可别说我不管你!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被能鹰啄瞎了眼睛?”

    看实在是瞒不下去了,李南只好坦露:“大师傅,不是我有意要瞒你,而是这事确实比较重要,所里就属你的威望高,除了你我实在是想不到别人了。”

    大师傅看了看怀中的两本书,又看了看李南,说道:“跟这两本书有关?”

    李南点点头,又摇摇头:“准确的说,与我们所有工人**有关,为了大家的利益,也为了江南造船所未来更好的发展,我们准备谋划一场抵抗运动。”

    说起来,这事基本上就是程诺想的主意。

    利用一战这个绝佳的时间窗口,国内很多工厂得到巨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工人队伍也越来越强大,但与之相对应的权利却没有多少。

    以程诺从李南这里了解的情况为例,江南造船所承造美国远洋轮船时,对工人采取了点工、包工、学徒三种制度。

    包工制是企业把一部分工作、工种包给包工头,由他们招雇和组织、监督工人进行生产。当时包工工人约占工人总数的60%。

    包工工人由包工老板临时招募,做一天算一天,工资由包工老板支给,在层层克扣下,工人拿到的工资很少。

    学徒有“厂内学徒”和“厂外学徒”两种。前者是厂方雇用的,后者是包工老板和点工头直接带领的,与工厂无关。学徒期限一般为3年,但实际上是“学3年、帮3年拖泥带水又1年”。

    这里所谓的学徒与后世毕业时的“毕业实习”差不了多少,表面上似乎是为了学生好,实际上都是压榨学徒(生),白天从事与工人一样繁重劳动,而工资却比一般工人低得多。

    期间派出检查员监督各部门工人的劳动,考工课按月公布“犯规处罚表”,几乎每月都有数十名工人被“扣薪”或“开除”。

    同时实行上下班“记时钟记卡”办法,即在大门口设记时钟。

    工人每天上(下)工,必须在考工员的监视下,把记工卡插入记时钟缝口,自动在卡片上打上工人上(下)工时间,按时者记蓝字,迟到早退超过一分钟的,即作一刻钟计扣工资。

    不过既然压榨工人情况中,洋人占了主力,不管是为了工人利益着想,也是为了掌控造船所,任一一方面都足以支撑程诺去发动这场抵抗行动。

    至于那两本书,就很好理解了。

    都是前阵子赴欧的过程中,让那些留学生帮忙翻译的。

    如今结合后世看到的版本,程诺这里已经得到了这个时代最为完善的中文版本,完全达到信达雅的标准,而这也是成功调动工人情绪的重要原因。

    看到大师傅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