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千里相隔 如在同室

    第九十七章 千里相隔 如在同室 (第2/3页)

到《申报》二字,张国淦心中的重视程度更上一层,趁着对方找报纸期间问道:“是因为科学院的无线电技术研制出来了,才引得这么多的报纸报道吗?”

    “要是真这么简单就好了,我非得割它两斤刀头庆祝庆祝不可。”老板冷哼一声,讥讽道:“但有些官老爷不想让咱们老百姓享受这好处,不仅把它禁了不说,还想着直接要抓人,这世道……”

    张国淦瞳孔瞬间放大,向前询问道:“莫非,是公家出面阻拦?”

    老板摇摇头,手里拿着一摞收集好的报纸递到跟前,指着上面的话说道:“喏,文章里开头都写了,科学萌芽之国家,偏有此种挫折,思之殊可痛心!”

    张国淦见状,连忙接过报纸,上面刊登的新闻正是上海张玉麟、奚康福三人因设无线电而被抓的事,文中表达了极大的可惜,以及对公家的批判。

    正当张国淦怒不可遏地继续阅览其他文章时,突然被老板给叫住了。

    从后面抱出来一个神秘的东西,拿出毛巾把上面擦得锃光瓦亮,端端正正地放在桌子上。

    一系列操作下来,把张国淦给看糊涂了,好奇道:“老板,您这是在做什么?”

    老板嘘了一声,指着旁边的火车站上面的钟表神秘道:“马上就要到中午12点了,《国民》广播就要开始广播了,什么都可以耽误,就是不能耽误这个。”

    原来这报亭老板放在桌子上面的竟然是一个矿石收音机,通过报亭上面的天线,正调整信号准备收听《国民》广播。

    说起来程诺为了快速推广广播电台,直接采购了大批次的矿石,自己联系工厂做了一批收音机的零部件,然后将其组装完毕,免费分发给北京城的个别报亭,并传授使用技术。

    就算没有报亭的,也会选择人流量比较大的茶馆去分发,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受众。

    初开始愿意搭建的并不多,即便是免费,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这个小匣子,不用电就能听到戏剧或者音乐。

    可等到《国民》广播电台真的可以收听,声音真真切切就在眼前时,前来好奇聆听的听众络绎不绝,无论是报亭还是茶馆的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只可惜免费只有一次,到后面申请的,基本上需要补上材料费用,即便如此,前来申请的个体户依旧排起了长队。

    “快了快了,再等一会儿马上就到正午十二点了,到时候又能听到《三国演义》了。”

    “《三国演义》有什么意思?茶馆里早就听够了,还是梅先生那一折新戏有意思,想听可得去戏楼里,那掏的钱可就不少了。”

    “切,说了半天都是戏子的事,我更关心巴黎的事,这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这跟您月薪三块大洋有关系吗……”

    恍惚间,张国淦突然发现身旁围满了前来收听的听众,有拎着凳子的,有拄着拐杖的,更有甚者直接在原地支起了火堆,原地进行取暖。

    看到张国淦转身,离他最近正在嗑南瓜子老爷子颇为好客,分出去一小把:“后生,看你面生,第一次来这吧?尝尝我老伴做的炒货,还是可以的。”

    张国淦愣愣地接过去瓜子,看着老爷子所剩无多的牙齿疑惑道:“您这也一把年纪了,牙口还能吃得下这个吗?”

    “啥?你说啥?我耳背,麻烦你大声点。”老爷子指着指自己耳朵,表示听不清。

    好家伙,张国淦就有些无语了,牙口不好吃瓜子,耳朵不灵听广播,这哪门的爱好啊。

    不过出于尊老哎呦,张国淦指指自己的牙齿和耳朵,将刚才的话再给重复了一遍:“我的意思是,您老的牙口不好,还嚼得动这个吗?耳背的话,广播里的内容也听不清吧?”

    这下对面的老爷子终于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笑呵呵道:“牙口不好,但好这口,吃个炒货味儿就行了,至于您说的耳朵啊,哈哈。”

    老爷子环顾四周,笑声朗朗:“我就喜欢大家热热闹闹的样子,这样多有人气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