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北上!

    第一百五十六章:北上! (第1/3页)

    “闯军退了!”

    “闯军退了!

    ”

    兴安城上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就在城外的原野之上,最后一支闯军殿后的马队,也消失在了城墙之上众人的眼眸之中。

    城墙之上响起的欢呼声很快便已经是传入了兴安城内。

    城内的百姓起初还在疑惑发生了什么,欢呼声太过于响亮,他们只听到了欢呼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甚至有一部分的百姓还以为是闯军攻破了城池,坊市之中一众百姓皆是面容惊恐。

    街道坊间内的负责维持秩序的衙役拔出了腰间的佩刀,坊市之中还剩下的民壮们也都聚集了起来。

    他们有的手持着木棒,有的手持着菜刀,有的则是握持着农具,他们拿着所能找到的一切的武器,守在了坊市之后。

    不过当“闯贼退走”随着急促的马蹄声从坊外传来之时,他们最终也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呜——”

    城内坊市街巷之间很多地方都传来了哭声。

    围城两月有余,兴安城内的一切正常活动几乎停摆,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守城来进行。

    每日每夜他们都害怕着城池被攻破,都害怕着睁开眼睛便看到流寇进了城中。

    眼下头顶的阴霾的消散,喜极而泣者众多。

    他们终于了活了下来……

    ……

    兴安城东城城楼之中,陈望坐在堂中的侧位,并没有坐在首座之上。

    陈望如今好歹是汉中参将,正四品的指挥佥事。

    整个兴安州内能让他坐在下首位置的人并不多。

    而现在坐在首座的人便是其中的一人。

    兴安州的知州徐修业头戴着乌纱,穿着一件纻丝盘领右衽青袍,系着素银的腰带,袍服的前面缀着的五品白鹇补子昭示他的身份。

    虽然陈望的官衔品级要高于徐修业,但是明末重文轻武的格局已经形成。

    虽然徐修业没有管辖陈望的权力,但是陈望还是让徐修业坐在首座。

    徐修业一张四方的国字脸,蓄着长须,状貌威严。

    以大明官场的审美观来说算是一个美男子,他能以近四十岁的年龄,便已经成为从五品的知州,或许也和其长相有着些许的关系。

    此时徐修业双眉紧蹙,面带难色,他转过头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陈望,叹息道。

    “陈参将的意思是闯贼还会去而复返,眼下兴安城内只能暂时放松戒备,仍然不能打开城门,放百姓归乡?”

    “闯贼虽然此番退走往勋襄之地撤离,但是恐怕不久就会折返。”

    陈望收回了观察着徐修业的目光,垂下了头,回答道。

    “卢督抚在勋襄两地调集重兵,已经封住了闯贼东进之路。”

    “闯贼此番东进在勋襄必然碰壁,到时候恐怕将会再入汉中……”

    徐修业神色忧愁,再问道。

    “围城两月,为何始终不见援兵?”

    陈望并没有立刻回答徐修业的问题,再思索了片刻之后才斟酌道。

    “如今四方皆有流寇作乱,很多地方实在无暇顾及。”

    “汉中情况我已经上禀洪军门,陕西北部只剩下了李自成麾下一股流寇,等到将其剿灭。”

    “洪军门便可以腾出手来派遣军兵驰援汉中。”

    徐修业不懂军事,不过他对于流寇也不是一无所知,流寇很少围攻城池超过月余的时间。

    陈望又如此信誓旦旦,徐修业心中已经是信了大半。

    “这段时日,各城多有百姓被掳入贼营,不过在山岭谷地之间应该还有百姓躲避,眼下闯贼退走,这些百姓恐怕都会返回故地。”

    徐修业的目光先是投向城外,而后又转移到了陈望的身上。

    “若是闯贼再来,只怕是难逃其毒手,如今闯贼退兵,陈将军可否派上几支兵马将其接引入城。”

    徐修业站起了身来,面对着陈望,身躯微倾,郑重其事的拱手请求道。

    “兴安城内的粮食还算充足,还可以支撑两个多月。”

    “前些时日,我已经联络城中富户募来不少的粮食,城中再多些百姓业不会引得粮食短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