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兵进子午!

    第一百五十八章:兵进子午! (第2/3页)

   作为总管刘哲一直以来都负责着军需钱粮,将军中的内务管理一直是井井有条,这一次也没有让他失望。

    高迎祥将目光投向东北的方向。

    此时的子午道道路之上密密麻麻皆是攒动着的人头和马匹,马蹄声踏步声犹如暴涨的河水一般不绝于耳。

    群山连绵,苍茫地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

    雾气缠绕于山岭之间宛如白色薄纱一般,让人难以看清山岭的全貌。

    一切都是朦朦胧胧,一切都是隐隐约约,没有人知道在那连绵的群山之中到底潜藏着什么,也没有人知道这条道路到底是生路……还是绝路……

    耳畔轰隆的脚步声在高迎祥的耳畔回响,但是他却可以听到自己胸腔之中心脏的跳动声。

    他现在和三国之中的刘备有着同样感受,一直以来都宛如是笼中之鸟,网中之鱼。

    此战若胜,便如蛟龙入海,鸟上青霄,从此天下之大任由其纵横,再不受笼网羁绊。

    但是若败……

    九年的风雨,九年的霜雪,九年的征战,早已经让高迎祥变得麻木,变得坚韧。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但这一次,高迎祥却没有办法不去想那失败的结果。

    千钧的重担的压在他的肩膀之上,从崇祯元年到如今已经是过了整整九年的时间。

    一路而来为了求活,他犯下了无数的罪孽,犯下了无数的过错……

    高迎祥握紧了手中的马鞭,因为用力他的指节也不由的微微泛白。

    如今他将所有的筹码都压在赌桌之上,压在了棋盘之上。

    他输不起,也不能输……

    高迎祥高昂着头颅,遥望着东北的方向,眼神再次慢慢的变得坚定了起来,低声呢喃道。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高迎祥神色坚定,眼神之中再无犹豫。

    事到如今,唯有一往无前!

    高迎祥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官道旁侧已经化为了丘墟的子午镇,而后调转了马头,再没有了半分的迟疑,带领着一众亲卫骑兵向着子午道的深处奔驰而去。

    ……

    崇祯九年七月五日。

    西安府、鄠县南部明军大营。

    此时的鄠县南部已经聚集了八千多的兵马,其中有三千人是孙传庭募集的督标营营兵,还有两千余人则是固原镇参将李遇春

    剩下的三千余名军兵则是各地卫所之中调遣而来的卫军。

    中军帐中气氛沉默,孙传庭神色阴沉,站立在沙盘之前,在他的周围一众军将皆是低头不语,眼观鼻,鼻观心。

    本来一共来的是四千多名卫军,现在之所以只有两千,是因为其中一半的老弱都被孙传庭打发了回去。

    四千多人之中只有数百人甲仗齐备,还都是各军校的家丁,其余的卫军全都是衣着褴褛,少有衣甲整齐者。

    就是连普通的红笠军帽都不能保证人手一顶,还有不少的老弱。

    孙传庭看了一眼几名站在帐中的卫军军官,不由的摇了摇头。

    卫所孱弱这是大环境所导致的问题,虽然整顿了月余见了些成效,但是终究是积弊日久,一时间还是改变这样的情况。

    孙传庭的目光向着左侧看了一眼,此时站在他左侧的人,正是参将李遇春。

    李遇春原先是奉命在庆阳府清剿着李闯残党,并且肩负着堵住李自成西逃路线的任务。

    但是事出紧急,孙传庭动用巡抚的权力和洪承畴协商之后,将李遇春紧急调来。

    对于孙传庭所说的闯军很可能从通过子午谷北上袭取西安城的计划,洪承畴其实感觉不太可能,但是他没有拒绝孙传庭的请求。

    孙传庭是陕西巡抚,而且在朝中也有不小的影响,他的要求并不过分。

    李遇春部不过只有两千军兵,本身就是防止万一李自成西逃留下的布置,对于大局来说无关紧要,做个顺水人情还可以彻底保障西安有何不好。

    “探马回报,流寇有军伍进入子午道内,流寇安排侦骑在前作为探查,难以查清流寇详情,但远望之时,望见栈道之中密密麻麻蜿蜒如蛇。”

    孙传庭手持着长鞭,指着沙盘之上的子午道方向沉声的说道。

    帐中众将闻听孙传庭的言语皆是心中惊愕,很多军校其实本来还对孙传庭下令突然南下至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