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山雨

    第一百五十九章:山雨 (第2/3页)

寒,失去战力,严重者甚至会因此而死。

    虽然军中也有一些专门医疗伤兵患者的军医,但是药材有限,资源有限,而且也没有多少治疗时间。

    高迎祥侧目看向一众正在栈道之上艰难行军的军卒,神色越发的阴沉。

    刘哲牵引着战马上前了些许,忧心仲仲道。

    “要是一直下雨,就算是阴雨,按照最好的情况估算,我们也要在十三日时才能抵达傥骆道的出口黑水峪,比我们预计的时间还要再晚三天左右。”

    “十二日……”

    高迎祥凝望着前方正在狭窄的栈道牵着战马行进的军卒,目光越发阴郁。

    前方的栈道之上,栈道的很多都是破损严重。

    “救————”

    一道惊叫声陡然响起,高迎祥眼睁睁的看着一名军卒脚下失衡,身躯歪倒残破的栈道护栏之上。

    栈道之上的护栏因为年久失修早已经腐烂,哪里能够承受的住一个成年男子一百多斤的重量。

    护栏瞬间破裂,那军卒向着悬崖跌去的同时,仍然握着手中的缰绳,而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被他牵引着的战马也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失去了平衡。

    一人一马就这样连带着的跌入了万丈的深渊之中。

    一切都发生电光石火之间,周围的旁人根本来不及去救援,他们也没有办法救援。

    高迎祥心中再沉,这样的景象他在这一段时间已经见过了无数次。

    这里并非是子午道,而是傥骆道,一道多年未经使用,已经废弃了久时的栈道。

    傥骆道在唐朝后期最为兴盛,使用也最为频繁。

    唐时官员赴任、述职,使臣出使,多由此路。

    然而唐末因政治和社会的原因,傥骆道年久失修,至五代之时逐渐废塞不通。

    后唐明宗时期虽曾一度修筑,但最后因工程浩大,任务艰巨,仍未能修通而止。

    北宋之时,傥骆道再度恢复了一些交通的能力,但是之后因为子午道等道路的不断扩宽。

    傥骆道逐渐开始荒落,经常处于阻塞不通状态。

    元明两代,虽然对于傥骆道也有修缮,也有使用,但是还是无法恢复昔日的荣光,久而久之又陷入了废弃。

    但是虽然废弃,却是仍然能够使用,大部分的道路都还算通畅,只是比起子午道这些更为便利的道路来说要难行的多。

    清代之时,蓝大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云南进入陕南,又由陕南洋县沿骆谷北上,出黑水峪,攻占盩厔县城,证实这条古道仍然畅通可以行进。

    清代的事情高迎祥自然是不知道,他没有能力未卜先知,他之所以往傥骆道来,是因为他已经是派遣侦骑探查过了傥骆道的情况。

    原先这只是作为备选的方案,但是越是深入子午道内,高迎祥便越是感到不安,最终他选择让所有的人都转入傥骆道之中。

    “七月十三日……”

    高迎祥心中叹息了一声,一件接这一件的难题接踵而至,不断的打乱着他原本的计划,犹如万钧的重担压在他的肩膀之上。

    看着远方暗沉的天空,高迎祥感觉呼吸甚至都开始的变得困难了起来,

    比起从子午道奇袭西安,从傥骆道要更为安全。

    一来是因为子午道一直都在使用的,而傥骆道年久失修,荒废多年,更为让人意料不到。

    二来则是如果明军真的有准备,子午道的出道口沿途山势险峻,道路狭窄,一旦被截住道路,首尾难顾,根本毫无抵抗之力。

    而傥骆道的出口黑水峪相对来说更适合大军展开,就算是有敌人伏击也不至于全无办法。

    但是坏处便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冒着更大的风险,这一路而来,非战斗的减员已达数百人,军中的士气也因此愈发的低迷。

    山风呼啸寒凉似水,树木松涛随着山风飘摇发出阵阵的低吟。

    劲风骤起,疾风呼啸着穿过栈道,栈道之上无数的旌旗在转瞬之间已经是被大风吹起展开。

    一时间猎猎的响动之声在整个山路栈道之上回响穿荡。

    “收旗!”“收旗!”

    栈道之上的行军队列之中,军中的管队掌盘下达着军令。

    这样的大风天气,抗举着旌旗会极大的消耗军卒体力。

    高迎祥手扶着毡帽,从战马之上下到了地面之上。

    这突入起来吹起的山风让高迎祥的心绪再度沉下了半截。

    山风冷寒,空气潮热,这样的天气最为熬人。

    夏日的大雨之前,气温虽然降下去了些许,但是却极为闷热。

    身上的汗水将衣服黏在身上,无论动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