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设计

    第二百三十一章:设计 (第3/3页)

营北上,应当是准备北上保宁府。

    卢象升则是领着宣大军一路南下,抵达了真定。

    对于明廷的一些规章制度,多尔衮甚至比起一般的明国官员还要了解。

    明国的勤王军自主权极小,他们的皇帝下旨让他们赶到何处就要赶到何处,要想转移驻地必须要先上奏折,等到批复答允之后才能够转移。

    孙传庭北上保宁府,多半是因为收到的旨意就是进往保宁。

    如果想要吃掉孙传庭麾下的这支陕西军,那么他们需要再度北上进往保宁,重走归路。

    而他们若是进攻孙传庭,那么此时就在西南真定的卢象升绝不会坐视不理,必然会赶来来援,到时候他们面对的敌人就不仅仅是孙传庭麾下的一万五千人,还将面对卢象升带领的宣大军。

    如果在战事之中处于下风,此刻就在东面辽东军绝不会放过这个抢夺军功的好机会。

    所以……

    最好的选择,就是针对现如今驻扎在真定的卢象升。

    没有明国皇帝的旨意,此时已经北上的孙传庭不能南下驰援,而此时屯驻于东面的高起潜到时候多半也只会作壁上观……

    前段时间保宁府内传来消息,卢象升麾下军中断粮足有三日,只差一些便发生了哗变,这件事在保宁闹得沸沸扬扬。

    对于明廷现在内部发生的事情,多尔衮其实也是知道一些内情,卢象升如今在明廷内部受到排斥他自然也是知晓。

    卢象升是明廷之中坚定的主战派,一路追着他们从北京到保宁,和他们大战了数场。

    但是如今明廷的掌权重臣偏心于议和,种种迹象都表明,明庭不愿意与他们爆发大战,只想要将他们赶到关外。

    此人若是不除,再过数年时间,宣府、大同等镇必然会焕然一新,届时他们再想南下只怕是便再找不到机会了。

    多尔衮抬起了头,看着底下一众垂首听命的将校。

    他和黄台吉之间很多的想法都一样,但是有一点却是不一样。

    黄台吉想要和明廷议和,以便腾出手来去整顿那些还未臣服的蒙古诸部。

    黄台吉老了,人老了,心也老了,黄台吉如今虽然不过才是四十七岁,但是黄台吉的身体这些年月有些每况越下。

    虽然黄台吉极力的在隐藏,但是这一切还是都被多尔衮全部看在眼里。

    伴随着身体的每况越下,昔日那个有着万丈雄心的黄台吉也开始慢慢的消失。

    黄台吉的目光和精力如今大多都放在草原之上,似乎只想当草原诸部的共主,而不是放在南方,放在中原,去当那天下的皇帝……

    明国太大了,大到从南到北要花费数个月的时间。

    大到哪怕萨尔浒一役损失了十余万的精兵,仍然还有大量的精兵。

    大到哪怕内忧外患,朝堂腐朽,天灾绵延十数年的时间,仍然没有崩溃。

    甚至还到现在显露出了重振旗鼓的态势。

    明国若兴,必将大举北伐。

    纵观上下千年,南方的汉人只要兴盛壮大起来,所做的第一件事几乎都是北伐。

    明国的建立是站在蒙元的丘墟之上,他们一路北伐一直打到了捕鱼儿海,犁庭扫穴、直到彻底瓦解了元庭。

    曾经的蒙古帝国横跨数万里的地域。

    他们策马扬鞭征服了他们所能见到所有土地,击败了所见到的所有敌人。

    一直到他们的大汗死在了钓鱼城下,蒙古帝国停止了疯狂的扩张,也因此发生了分裂。

    明国虽然消灭了元庭,但是却没有办法消灭散布在天下各地的蒙古诸部。

    蒙古和明国的战争持续了数百年,他们彼此之间已经熟悉,明军之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蒙古人,而蒙古人的部落之中亦有大量的汉人。

    在漫长的时间里,蒙古和明国之间一直都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而女真则是打破这一平衡的变数。

    明国可以容忍蒙古的存在,但是明国绝不会容忍女真的壮大。

    成化犁庭的旧事虽然已经过了将近百年的时间,但是多尔衮却并没有忘记。

    那些明人眼眸深处隐藏着刻骨的仇恨,一旦让明国恢复元气,用不了多久,那些住在南方的明人便会拿起兵刃,披上盔甲呼喊着复土和北伐。

    再发动一场比起成化年间更为血腥千百倍的犁庭之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