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军器

    第三百六十八章:军器 (第3/3页)

下令舍弃布面甲,全力制作明甲。相对于布面甲而言,明甲的防护自然是要更强一些,但是缺点则是造价更贵,用工也更久,还有便是不能够抵御寒冷。

    但是这些缺点在陈望这里并不算是缺点。陈望如今并不缺钱,手底下的工匠也不算少,而且还在不多的增多,有水力锻锤的帮助,制作明甲的速度也只会越来越快。

    不能御寒也不是重要的事情,到了北边,可以穿戴御寒的衣物。而布面甲这种长身甲,在七八月的南国,军卒穿上就跟在蒸笼里一样,热不可奈。

    综合种种,所以陈望最后下令军器局只打制明甲明盔,不再制作布面甲这样的暗甲。

    “还是少了些。”陈望眉头微蹙。这个数量对于一个军镇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但是对于目前陈望所拥有的势力来说还是不够。这也让陈望越发的想要水里锻锤可以冲压一次性的胸甲。

    整个汉中镇,军中目前布面甲和明甲一共有一万七千余副。其中明甲有三千两百多副,其中两千副在新编的近卫骑兵营中。

    另外千余副则是在各营之中,基本都是将校的亲卫骑兵穿戴着,还有就是中高层的军官穿戴。

    布面甲有一万四千多副,是普通的军卒的标配。锁子甲有差不多五千余副,不单独发放,一般是发放给穿戴明甲的军兵穿在内里。

    这样就可以快速的武装麾下的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现在武库之中的甲胄数量远远不够,就算是全部取出来,也只够是武装他麾下六成的兵马,还有四成都是处于无甲的状态。

    “周边的工匠都收拢的差不多了,培养新的工匠要的时间很久,军器局短期内产量已经是提不上去了。”汉中卫军器局作为一个卫所的军器局,已经是严重超额。

    能够有这个产量,已经很是离谱了,这还是因为有了大量的水力器械可以节约工时,节省制作难度和时间。

    陈功有些无奈,现在汉中卫军器局的发展已经是到了限度。当初搭建起来,也是搭上了当时任西安前卫指挥使罗桂忠的路子,买来了不少的工匠。

    后面就是自己培养,从流民之中招募,最近一次工匠数量的上涨,是从郧阳卫中暗中买来的一批工匠。

    “我知道。”如今军器局的困境,陈望也是清楚。

    “先这样吧,明天你传信回汉中,把所有的明甲全部调过来,先我麾下的正兵营换装,其余的各军还是先用布面甲。”陈望沉了沉心神,现在他的手中确实有大批的工匠。

    当初借着军备的问题,从高名衡的手中,接过了河南九卫三所的军器局以及开封杂造局,这些局下都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工匠。

    但是这些工匠现阶段还是不能动。

    “装备铳刺的海誓铳有多少把?”

    “数据呈递上来的时候是四千四百二十七杆,现在还是没有解决和铳刺结合的办法,直接制作出来就能完整贴合还是很少,还是需要工匠单独去打磨。”技术的难题很难攻克,之前的问题现在仍存,陈功很是无奈。

    “镇下已经招募了很多专门打磨的工匠,但是磨制太花时间,所以还是跟不上海誓铳的产量。”刺刀套筒内壁的问题,现阶段受限于工业的水平,还难以解决,只能用人工手磨。

    陈望同样知道这个问题。

    “所有的海誓铳都发下去,发下去后,所有的军队都要接受整编,训练也全部改用新式的训练方法。”之前已经发下去了将近五千杆的海誓铳,加上武库中现在的一万一千多杆海誓铳,差不多已经可以完成全军的换装。

    “各营用没有装备铳刺的海誓铳作为射击训练用铳,有铳刺的海誓铳不作为射击用铳。”铳枪的铳管都是有射击寿命的,并不能无限制的开火,射击次数达到一定的次数之后,便会有炸膛的危险。

    这种情况之下,没有装备铳刺的海誓铳作为训练用铳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也算是一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