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斥责御史

    第七十一章 斥责御史 (第2/3页)

一些省份大部分举人最终都没能中进士。

    而现在,一旦打破武官转文官的界限,就会让不愿意去文科举卷里的许多士人,尤其是家境比较好有练武条件的士人直接转武科举,走捷径直接先参加武科举再从武职转文职。

    反正,他们作为家境不错的子弟也有关系,混军功从武转文也不难。

    只是这样的话,会让许多行伍出身的或中下层军户子弟更加难以通过武举被朝廷发现。

    毕竟武举一旦涌进来大多数士人,那就会抬高武举的文试录取门槛。

    事实上,华夏这片土地上的内卷严重一直是存在的现象。

    尤其是王朝中后期,历史上科举本来设有算学科、医科等专业性很强的科目以录取技术型官员,但后来之所以陆续取消,就是因为许多士人只是将报考这些科作为一种入仕捷径。

    许多考算学科、医科、律科的士子,一旦获得官位就把自己的专业抛到一边,认真钻营搞仕途去了。

    本来朝廷是想多几个技术型官僚,结果却多了不少都要竞争中枢和地方实权官的人,而所谓技术型官僚早就主动同化成没有任何技术积累的官僚了。

    要不然张居正也不会想到这点。

    “既如此,看来在让武转文之前,得让该武官也参加一次文会试才可,如此才能让人服气,也避免有企图走捷径之辈,要么从院试乡试考上来获取会试资格,要么就从边镇真刀真枪地拼杀出来以总兵身份获取会试资格。”

    朱翊钧说后问道:“这样,天下士人总能服气而不敢走捷径吧?”

    “陛下圣明!”

    “这样更利于小民子弟将来为陛下掌兵,但又不至于使从武之普通军户子弟断了将来不能为陛下帅臣的路。”

    张居正回道。

    “想来若武官至千户以上,也不至于再请不起文人教自己读书!”

    朱翊钧点了点头说后,便道:“那就以此拟诏,下发兵部!”

    “臣遵旨!”

    朱翊钧本来还想想说科举改制的事,但想想不能操之过急,理学还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得再等着社会生产关系乃至思想领域发生变化了再考虑改变科举内容比较好。

    “把朕的这套宋版《四书集注》赐给陈璘。他应该能明白朕的意思。”

    朱翊钧在回乾清宫就把自己的一套《四书集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