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子嗣重要

    第九十八章 子嗣重要 (第2/3页)

   朱翊钧因此言道。

    张鲸忙称遵旨。

    朱翊钧说后就道:“去传高拱来见朕。”

    朱翊钧打算再问问高拱一些国策,顺便也继续给张居正压力,让其知道,他这个学生随时可能会更加信任高拱,而如果他不尽快回京继续推进新政的话。

    不过,朱翊钧频繁召见高拱,则不仅仅是让张居正感到有压力,朝中许多公卿大臣都感到了压力。

    因为他们都知道,高拱可比张居正更激进。

    如果皇帝重新信任了高拱,别的不说,只怕会有更多的大臣家族会被抄家治罪。

    毕竟,高拱狠起来,会更加的不在乎士林情谊。

    对于朱翊钧而言,高拱虽然激进,且有意让朝廷更加彻底的去改革,但他也从高拱这里知道了真正需要将来解决的事。

    比如南北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以及朝廷应当为了整个大明社稷的稳定而继续加强对南方的税赋征收力度,但与此同时则要减免北方税赋,而以此避免将来北方乱而南方亦难自保。

    “陛下,如今天下士人以南人居多,而且这一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而南人则必借礼制道德,要求朝廷行轻徭薄赋之策,而裹挟朝廷不得大肆用兵,这次夺情之事就可见一斑;”

    “故臣认为,陛下将来欲真要以皇权压制士权,而当偏重北人;”

    “他叔大因也是南人,且是徐华亭的学生,也就对南人还是有所偏袒,也就只敢清丈与进一步开海,而未敢直接说改科举之制,增加名额于北方,乃至增加名额于西南,使这些地方能有本地士子可列于朝堂,可使陛下知道江南虽税重,但北地却民贫,而西南则汉夷之冲突加剧。”

    “也未敢直接建言陛下打击南直豪民,可事实上,世庙之倭乱,本就有南直豪民参与期间才酿成大乱的缘故!”

    “要不然,也不至于非得编练庶民为新兵才可平倭,就在于南直卫所早已被其渗透。”

    这一天,高拱在朱翊钧面前侃侃而谈着,而朱翊钧听后道:“太傅的意思,朕明白,只是太傅若当年未被先生代之,会清丈田亩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