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潜越进朝鲜

    第一百四十一章 潜越进朝鲜 (第2/3页)

读书人充为文吏,去军中负责给基层官兵读军报,让官兵知道有哪些官兵立功得了表彰和宣读天子的一些重要谕旨,以示天家慈恩。

    这样既是增加普通读书人的就业机会,避免科举不如意后就走歪路,如因为读了书懂些蛊惑人的方法而搞什么邪教,或者直接策动一些流寇变成坐寇,也是鼓励基础官兵积极地杀敌立功,知道皇帝的存在,而达到巩固皇帝兵权的目的。

    所以,张国忠一个总旗官也能知道什么代表军功章的蟒玉。

    ……

    “因只是问罪,而非据土归流,故以鄙人看,辽东可抽铁骑两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义州后,就当挥师沿海边平地,过安州、平壤,再经黄州下汉城,而不必沿途攻打其他关隘。”

    “只是沿途,平壤难攻,只靠骑兵恐不足以拿下易守难攻的平壤城,故最好抽山海关吴将军之五千步兵一同去为好,如此平壤则不足为虑,汉城也不足为虑。”

    辽东都司衙门。

    李成梁在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李松面前汇报起了自己关于问罪朝鲜的具体构想。

    李松沉吟片刻后道:“这样一来也就是两万五千兵马。”

    接着,李松就问李成梁:“以宁远伯看,几个月可达汉城,令李氏赔罪成功?”

    “最多两个月,最少一个月,关键就看平壤何时能下。”

    李成梁回道。

    李松点了点头:“大军合计两万五千余人,每人一日食粮一升五合,马匹和骡子就得两万六千余匹,每一匹日给料豆三升,把总以上等官与其马另算,每日要粮三百七十石,要料豆七百八十石,两个月则要粮两万两千余石,豆料四万六千余石。”

    “同时还得在各新占之地,留谷与豆料以备不测,这样的话,拿下义州和平壤后,得留谷两万五千余石,豆料要留三万多石,多余的作为就地用民夫和所俘之战马用。”

    李成梁接着又说道。

    李松则摆手道:“这些不是问题,朝廷清楚,我们也清楚,辽东都司储备粮食和豆料是足用的,得益于清丈田亩,漕粮北运不少,何况朝鲜义州等地不可能没有府库储存,现在问题是,只两万五千兵马真的够一举克平壤,而攻下汉城吗?”

    “抚院勿虑!”

    李成梁拱手回了一句,就道:“两万五千余兵马已足够!毕竟辽东还得留兵防蒙古、女真;”

    “何况,锦衣卫这边,不是已经因准备征倭一事而早增加细作于朝鲜各地吗,抚院可请许缇帅派负责朝鲜锦衣卫诸消息打探的人与鄙人一同过江,策动城内锦衣卫细作作为内应,或许可以不战而下诸城,而收奇效。”

    “本院正有此意。”

    李松点首,就看向驻辽东负责辽东一带敌情打探的锦衣卫指挥佥事许茂橓:“缇帅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