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给朕反思

    第三百零四章 给朕反思 (第2/3页)

申时行。

    但是,他们没想到,成为百官之首,还得主动跟皇帝推荐自己,提出自己的目标。

    在百官们的惊愕目光中,申时行谢恩坐在了朱翊钧左侧,双手叠放于腹前。

    而朱翊钧也在这时坐在了御座上,看向申时行:“朕且给师傅五年,若能实社稷苍生真能好于当下,朕亦不会薄待师傅。”

    “还有诸卿。”

    朱翊钧又看向了潘成等执政公卿。

    申时行、潘成等也就皆起身拱手作揖:“不敢负陛下厚望!”

    朱翊钧颔首微笑。

    接着,朱翊钧就双手垂于膝上,身子微微前倾,说:“朕即位已逾十载,而自先生去后,需要继续革除的宿弊皆未有大的推进,一直都在剪除奸佞,匡正朝纲!”

    “但朕与诸卿,毕竟不是只知杀人抄家的贼寇,而是携手建设国家的君臣,故当继往开来,兴起百事!”

    “如今,元辅在朕举纲后而立目,可谓纲已举而目已顺。”

    “那接下来。”

    朱翊钧就瞅向了申时行:“元辅打算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其余诸卿也对此有何针砭,但且讲来,以明朕听。”

    这时,申时行便起身说:“陛下,臣认为,当下首在调补大臣,内阁七部和五军都督府枢密院都还缺大员,以至于中枢政务冗杂得不到及时处理,也不足以在接下来为其他大事。”

    “此言在理!”

    “侍御司先下旨,着吏部主持廷推阁臣九卿,七部尚书、都御史、六科给事中、通政使、大理寺正卿与掌道御史,共相推举,而拟选出三名供朕推选,主推一名,陪推定为两名。”

    “另外,需要补足的五军都督府枢密院堂官和兵部堂官,就由在京都督佥事以上武臣与枢密院、六科、兵部、掌道御史、锦衣卫堂官从够资格的总督提督中廷推,也由吏部主持。”

    朱翊钧点首后,就对接下来的人事推举下达了相关安排。

    明制。

    凡国家大政与文武大臣出缺,皇帝会下诏令廷臣商议,然后再报请皇帝下旨定夺。

    而议国家大政的会议,则谓之为廷议。

    推举重要大臣,如文臣之大学士、尚书、总督、巡抚这些,武臣之总兵这些,则谓之廷推。

    不过,廷议和廷推的内容与参与人员皆是皇帝下旨决定。

    而朱翊钧对廷议基本上只限于在政事堂同政事堂执政公卿们共相计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