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跪谏无用

    第四百五十七章 跪谏无用 (第2/3页)

   “不允”。这让张岳更觉懊恼,也更加觉得权力核心圈离他还是很远。

    “启奏陛下,枢密院议后推左副都御史张岳以枢密同知兼兵部左侍郎、右都御史,总督招安一事为妥,盖因此公甚重庶民,昔日就为庶民谏言时弊而为徐阶恶之,而此人亦知兵务,曾提督南京水军,使沿江无盗,故可为招安之首选;另外,铁岭侯李如松可为其协理,以便真有顽寇不肯受招安而能剪灭之。”朱翊钧亲自来了政事堂参与合议招安与移民诸事的合适官员人选。

    一个人能熟悉的人有限,所以朱翊钧的确不可能为了一人独治,真的要每个人都参议国策,真的要跟整个官僚集团的每个人都商议一番,他只会听取他熟悉的几十个人的意见,有时候还没有几十个。

    现在政事堂就没有几十个官僚,只申时行、戚继光等几个执政公卿,而现在说话的正是戚继光。

    戚继光是掌军机的枢相,如何处理作乱的百姓,自然是由他负责。而他因皇帝采纳了制策司少流自己子民鲜血多流外夷番民鲜血的提议,也就将处理这些内乱的主基调定为了招安,且因此特地推举让一文臣统领军政,而李如松反而只是协理。

    “诸卿可有异议?”在戚继光奏后,朱翊钧就问向了在场的其他执政公卿。

    申时行起身道:“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接着,其他执政公卿也跟着表示附议,也就是没有意见。

    朱翊钧便因此直接批准了戚继光所奏。随后,申时行则代表内阁向朱翊钧奏说:“启奏陛下,内阁议后推户部右侍郎吕坤兼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官,总督以工代赈与移民代赈之事!”

    “礼部左侍郎金学曾兼右副都御史、商部左侍郎,总督东夷贸易诸事,盖因吕坤知民情懂事务,赈灾移民再合适不过;而金学曾熟稔东夷诸事,故去东夷买地也最恰当不过。”朱翊钧点头,随即也批准了申时行所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