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第六百二十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第2/3页)

 另外,破坏秩序的官僚也不能用忠奸来分,因为往往很多忠于皇帝的官僚对秩序破坏也很大,毕竟他们可能只是忠于皇帝个人,对百姓没那么大的同情心。

    总之个人是复杂的,但整个官僚阶级本身的确对百姓是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关系,而不是救世主。

    朱翊钧也清楚这一点,他对官僚的期望也只是希望他们不要破坏自己要维护的秩序。

    因为秩序不稳,就会礼崩乐坏,就会“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

    但官僚阶级本身的贪婪,让这种破坏秩序的情况总是会出现,也就是后世所谓的熵增即混乱度增加总是会出现,他这个皇帝也就不能百分百省心,要时刻替天下百姓盯着。

    就像朱元璋一样,要时刻的杀,不然你在上面懒一点,底下的官僚就会跟着懒一大片,也坏一大片。

    没办法,这是百姓交给皇帝的责任,他们把处置和监督官僚的权力以一种不成文的约定,打包交给了皇帝,皇帝垂拱而治就是违背这种契约,是对百姓不负责。

    故而。

    朱翊钧这时没有懈怠摆烂之意,只站起身来说:“等叛乱平定后,要仔细分析这两次的事,进而对政策作出进一步的改正!”

    “无论是宁夏出现的虏乱还是陕西出现的兵乱,都在说明一个现象,那便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中央朝廷的旨令到了地方上都会因为官僚贤愚不一而变味!”

    “既然会变味,那就需要我们时刻盯紧!”

    “一项国策,完成度如果能有七成,让小民纾了困,算很不错;”

    “如果完成度只有五成,只惠了豪右,但也没有倒借新政克削了小民,朕也认了!”

    “但是,如果不但惠了豪右,还克削了小民,朕就不能容他们了!”

    “只能是路有荆棘,当砍则砍!”

    朱翊钧说后,把脸一沉,涂墨的眸子里透出一丝狠意,而申时行等皆更加沉默。

    “陛下圣明!”

    这时。

    王锡爵先起身喊了一声,然后说道:

    “无论是宁夏之乱和陕西之乱,根源其实皆与朝廷有关,亦如元辅所言,礼崩乐坏,自掌权者先作恶始,而如今天下,真正有权者,陛下也!”

    “故若天下若一处地方有乱,追本溯源,必与陛下有关!”

    “这次宁夏之乱是因陛下采纳元辅之请,而准外虏被贩卖,以及士绅百姓皆免徭役而起;而陕西之乱,以臣揣测,恐也与兴兵宁夏有关!”

    “因为大军征伐,耗费钱粮人力之数素来会很大,而这次陕西和延绥两地巡抚供应钱粮等物的压力自然是最大的,故想来这事,也就是与大军征讨宁夏有关的,铁岭侯本人可能也把他们逼得太紧,而因此促使了陕西出现哗变,进而出现秦王造反的事;”

    王锡爵这么说后,已坐在御案后的朱翊钧,当即把身板前倾过来,先拧眉问了一句:“这么说,卿认为这叛乱究其根源还是朕的错,正所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朱翊钧这么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