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皇帝发赏银,把吃人的社会变成只吃外人

    第六百四十章 皇帝发赏银,把吃人的社会变成只吃外人 (第1/3页)

    坐在辇车里缓缓而行的朱翊钧也会回头看几眼,看一看不时的出现在各处山原上的营兵。

    他能看见那些营兵的眼神有多么灼热,也看得出来,这些营兵明显对他有着一丝敬意,如桀骜不驯的野狼看向狼王时的眼神一样。

    但看着他们身上还未换掉的破衣烂棉,和山原上被剥了皮的树,朱翊钧还是会想到这些营兵在他刚来时,那与饥民无区别的样子,不知道的,根本就不会知道他们会是大明的正规野战军。

    “回陛下。”

    “他们有些人,还是以为今日要出征,舍不得立即换上刚发的新冬衣,怕上战场被弄坏了。”

    “不过,接下来,他们应该是愿意穿上新冬衣了。”

    不多时。

    张敬修走了回来,向他禀报了他奉旨派锦衣卫去询问这些营兵为何不穿新发冬衣而问得的结果。

    朱翊钧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就对张敬修说:

    “嗣文啊,我们汉家的子民太需要被你我这些肉食者多善待一些了!”

    “陛下说道是。”

    “如陛下在《外起居注》里的圣训提到说,仅仅安民是不够的,不令黔首为饿殍而盈于沟壑,只是对治国者的最低要求,而惠民富民,满足百姓日益所增之正当需求,才是治国者当有之觉悟。”

    张敬修这时躬身回道。

    朱翊钧听后点头,且继续阐述着自己的感悟,说:

    “所以,朕觉得朝廷对本族子民的善待还不够!”

    “如果说,只是让其劳有所得,这是很多肉食者都能做到的,哪怕是外夷为中华主,想这样做都能做到,而作为祖先同源的我们,要对自己能够执掌这天下而有更高的要求。”

    “要是真的还任由本族子民不被善待,乃至还饥寒交迫,那岂不是随便一个外族给本国子民一点吃的,他们就甘愿为奴?”

    “甚至只怕一个外族对其稍微有点恩德,他只怕就会为此铭感肺腑,而愿意把刀对准自己同胞!”

    “而我们要善待自己的子民,就是要提高他们被收买的门槛,不用担心他们被一些小恩小惠收买。”

    朱翊钧说着就想到了历史上满清这样的入关后,投降他们的汉人军队战斗力大增的情况,他知道,这里面就有普通汉人官兵本身没有被朝廷太当人看的原因存在。

    ……

    “陛下太善待他的这些子民了!”

    “真怕将来刁民会因此越来越多啊。”

    而在去固原的必经之地——宜禄镇,这里的一乡绅谷文津,在看着一干为天子大军运粮的民夫正在排队从官员手里领取工钱,就不由得姻亲毛维礼感叹起来。

    毛维礼跟着附和说:“可不是吗,运粮的民夫不但工钱,连要是发生运粮马车意外倾倒毁了青苗这样的事,都会有押粮官负责赔青苗费,直接现赔!另外,临时需要几个民妇洗衣做饭,都是给钱的,几个妇人而已,又有什么;天子扰民做事,都要给钱;以后仕宦显达出门,一旦需要使用乡民,岂不是不但要给钱,还得致谢愿意帮忙?”

    “如果也不小心毁了青苗,是不是不但要赔青苗钱,还得派人登门致歉?”

    “是啊!”

    “这简直不利教化!将来闾里淳朴之风将荡然无存也!”

    “百姓只会在遇到需要自己出力时就会要钱,乃至巴不得出门远游者出现麻烦。”

    谷文津附和着就狠狠地用拐杖戳了几下地面。

    “至少现在刁民已经是越来越多了!”

    “我家那些佃户已经不来送冬牲了,我要是强行要,他们就不愿意再佃租,而宁肯去务工,就说去年冬天,因为鄙府盖房子需要人手,也不得不开始给工钱,而且还得多给一些,不然他们不干!说要是给的工钱和陛下给的工钱差不多,那还不如给陛下干活,因为给陛下干活至少觉得荣光许多。”

    毛维礼说着就问谷文津:“你说说,这是不是刁风渐长,因利生奸?”

    “就怕习惯这种善待太久,想纠正都难以再纠正过来。”

    谷文津叹了一口气。

    普通兵民要不要被善待,谷文津等乡绅明显跟朱翊钧想的不一样。

    但对于朱翊钧而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