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朕都不想摆烂,你们也别想摆烂!

    第六百七十四章 朕都不想摆烂,你们也别想摆烂! (第2/3页)

  “这样的情况不能不遏制,而要遏制,吏制得有所改革,要求官员一旦赴任,必须在任期内把官做满,而任期未满就辞官的,以游惰不肯报效国家为由褫夺官身,只令其以庶民回乡;对任期已满而辞官的,虽不夺官身,但若无成绩,生不给荣誉,死不给追封,具体细则,你们吏部部议后,再呈递于朕。”

    王遴听后一时猛抬头瞅了朱翊钧一眼,然后又低头拱手称是。

    “陛下要加强吏治,限制百官只为沽名钓誉而做官,这本无可厚非,只是真要这样推行,恐我将成为众矢之的啊!”

    王遴则在回吏部后,就对左侍郎黄凤翔等提起了朱翊钧要吏部对官员只想做官不想做事的情况,在制度上予以遏制的旨意,且因此感叹了一句。

    黄凤翔听后也叹气说:“大冢宰所说的没错,如今看来,只能按旨而行,只是立制时,多些通融的地方为好。”

    王遴点了点头:“只能如此。”

    他知道,自己现在上疏辞官已经不可能。

    毕竟,皇帝正为许多官员不肯做实事,而只想沽名钓誉,只想得个当过某高官的荣誉的行为而生气,他这时若一成为吏部尚书就上疏辞官,只会令陛下厌恶。

    所以,他也就只能打消掉辞官的念头。

    “该怎么通融,就得仔细商榷,而不能马虎大意使礼不得行才好。”

    黄凤翔跟着又说了一句。

    王遴点头:“是得认真商榷,让吏部的每一位同僚都要发言,每位同僚的意见都要认真讨论。”

    于是,吏部就便这么认真部议起来。

    从部议的第一天开始,就有许多吏部官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有很多积极反驳的,以致于争吵个不停,好些天都没有出结果。

    而这个时候,朱翊钧则从张敬修这里收到了一份来自锦衣卫的密报。

    一份关于吏部尚书王遴和左侍郎黄凤翔等的谈话记录。

    朱翊钧看了后就对御前的戚继光和李成梁说:“这吏部是要搞拖延战术啊!”

    “陛下说的是,大冢宰想必也只打算在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待一段时间就辞官,而没想着做吏部尚书后,要再为天下吏治做些什么事,毕竟真要是加强吏治,逼着百官在任期内必须认真做事,是会得罪天下官僚的。”

    “但大冢宰自然不好直接反对,也就只能以要认真部议的方式,进行拖延。”

    戚继光这时说道。

    李成梁在一旁跟着说道:“约束百官好逸恶劳之性,与之前大冢宰为户部尚书奉旨推行‘免徭役’这样的善政不同,这是要得罪天下官僚的,故大冢宰想必是不愿意为之的。”

    “他既然不愿意为之,朕也就不必积极为他们做事。”

    朱翊钧说着就看向戚继光和李成梁说道:

    “吏部这样不明着封驳朕的旨意,使得朕也找不出理由惩治,也就只能用别的方式处理,故接下来,到侍御司的奏疏,凡是涉及为在任文职官员加封的、致仕官员去世请追封的、为自己父母请恩表的,皆以国家名器不能不慎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