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藩王们积极去海外就藩

    第七百三十七章 藩王们积极去海外就藩 (第2/3页)

地瓜分完了,我们再请旨出去就藩,那时我们就真的只能去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

    “至于风险,也不必怕,我们可以分批从不同时间渡船出海,这样我益王府总有一支能到达就藩地。”

    因为朱翊鈏要坚持,他的子侄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于是,朱翊鈏接下来就真的向万历朱翊钧上本,表示希望去海外为国守疆。

    朱翊钧这里倒是先从张敬修这里知道了诸宗藩宴请卫王府长史姚尚文的事,甚至还拿到了他们的谈话内容。

    “看来卫王这次的贺礼,还是让不少宗藩动了心,开始让许多藩王有了去海外就藩的想法。”

    “这样就好!”

    “朕就说,他们不应该都是宁肯坐视自己因为收入下降而奢靡程度下降也不愿意冒险去海外的人。”

    朱翊钧还因此笑着说了这么几句。

    藩王就藩海外,同移民于海外一样,是朱翊钧和他的执政公卿们要做的两件大事。

    甚至可以说,从张居正去世后,朱翊钧亲政以来,他所做的一切事都其实是围绕着这两个目的。

    总之,就是把人往外转移。

    现在,许多士民百姓被以流放罪犯的方式流放了大量出去,而如今就只剩下藩王没有被大量转移出去。

    不过,好在朱翊钧笑着这么说后不久,他就收到了益王朱翊鈏表示希望出海就藩而为国守边的章奏。

    “准其所奏。”

    “按原定之议,将他封在常陆附近的下野,赐田三万顷。”

    “如常陆之制,下野之军政大事,督抚需与藩王商定,不可擅自行事。”

    朱翊钧因此立即同意了朱翊鈏所奏,且让他获得了卫王一样的权力。

    之所以,让藩王可以与督抚一起决定所封之地的军政,自然是为了制衡督抚,如同不让藩王直接管理当地军政,也是为了让督抚制衡藩王。

    毕竟,海外之地离中土太远,如果只有一个总督或者巡抚,很容易让总督或者巡抚这样的流官变成土皇帝,乃至最后竟要割地自立,有个藩王相制衡,算是多加一层防范。

    朱翊鈏很快就收到了让他就藩下野的圣旨。

    朱翊鈏因此很高兴,且在拿到圣旨回王府就对自己的子侄们笑说道:

    “虽然比不上第一个站出来愿意就藩的卫王,直接给五万顷庄田,但三万顷也不少了,而且还是常陆附近的下野,应该也不是什么贫瘠之地。”

    “真正是皇恩浩荡啊!”

    朱翊鈏说后就朝皇帝寝居的方向拜了一拜。

    他的子侄们这时也跟着拜了一拜。

    “现在赶紧筹备出海就藩的事宜,尽量也多带些棉布丝绸茶叶这些商货,去那边后好卖!”

    “另外,花重金聘请一些从官办商行退休的老矿工,让他们跟着我们一起去,听闻海外是可以开矿的,东夷那边更是金银矿多,到时候,即便大矿被朝廷开采了,但没准我们还能靠开采一些小矿为王府增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