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南北战略,大明后继有人

    第七百四十章 南北战略,大明后继有人 (第2/3页)

猎或放牧的脱产贵族,如此,这样的贵族就能有更多精力来学习与钻研我汉人知识与技艺,就会成为我国朝大患。”

    “至于建大路与要塞,自不必说,将来北疆寒冷之地虽然不准发展农事,但为了避免又有胡人窝聚,自然是要能随时派遣大军去剿灭,乃至要有军队驻扎看守一些利于发展农事之地的。”

    李成梁的主张素来是对北方女真与蒙古人以军事打击为主、贸易同化为辅的。

    历史上,李成梁也是这么做的。

    而历史上的抗清名臣陈子壮在评议到李成梁时,所提到的这段内容,就很好的阐述了李成梁为何要持此主张:

    “时边地稍宁,汉儿往往出塞掘参,生聚日繁,输税于建州。”

    “成梁遣韩宗功收还之,而愚民安土重迁,且渡河冰裂,南人吴大爱爱婿死焉,深怼宗功,遂以弃地之说布都下。”

    “科臣闻风入告,而功高不赏矣。”

    “夫建州生聚教训三十年,宽奠即不弃,将不为板升之续乎!”

    “边吏不能守辽西,而苛责成梁以宽奠,此刀笔吏所以败人国家也。

    按照陈子壮的意思,李成梁是担心胡人贵族在与大明贸易后反而做大,才疯狂杀戮胡人,迁走关外于建州地区生活的汉人,误国的反而是科臣言官。

    所以,现在的李成梁和戚继光也都建议不要让北方有太多人口,不仅仅是胡人,连汉人都最好不要有太多,因为一旦小冰河气候导致的气候恶化,迟早都会让这些在关外的人向内转移,平民可能只会变成流民,但胡人贵族自然不甘“虎落平阳被犬欺”,无疑会选择南下劫掠。

    朱翊钧知道历史的结局,所以在心里佩服戚李二人眼光独到之余,也颇以为然,便点头道:

    “国家大政方略是应该结合实际,不是说和平贸易就能解决一切,如同征伐也不能解决一切一样。”

    “陛下圣明!”

    戚继光和李成梁两人回了一句。

    而朱翊钧接下来则继续说道:“但直接绝人口和毁耕田会不会太过粗暴?乃至适得其反,反增加胡虏团结之心,而抵触归附朝廷,接受同化?”

    “陛下说的是,臣也只是说目的上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但具体政令自然是宜剿抚并存的。”

    “另外,直接杀戮,自然是不适合,但可以让他们去南边为大明开疆辟土,毕竟在南边,是宜广开耕地的。”

    李成梁这时回道。

    朱翊钧点头:“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应该再加上一点理由,那就是让钦天监、工部、中央研究院一起多发文,表示北方天气越来越冷,灾害越来越多,实因过度放牧和渔猎破坏生态所致,以至于犯了天怒,所以需要封山,需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而北方之民,无论汉夷,皆当迁移于南方温暖之地,朝廷会帮助其在南方置产,待天怒消散,生态恢复,自会准其还乡。”

    戚继光和李成梁听朱翊钧这么说后,皆倍感惊愕地对视了一眼,他们没想到陛下会想到用制造天罚这样的舆论来实现这一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