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大改革,让首辅相权合法化

    第七百五十章 大改革,让首辅相权合法化 (第2/3页)

  “当今天下,四海归心,士无展才之困,民无饥馑之忧,国财民利一直在增加,还有许多外利如一座座金山一样未被挖掘。”

    “故而可以说,哪怕现在真的走一步看一步,求稳求安,盛世绵延百年也不成问题,国朝跨越三百年桎梏已很有希望。”

    王锡爵说着就道:“我个人也没必要为了什么身后之名比肩高张申,非得做些前无古人的事,得个萧规曹随的良相之名,也不失为一种谨慎明智之举,只怕天下人只有敬我尊我的,没有毁我贬我的。”

    杨俊民讪讪一笑:“说的也是,只是。”

    “只是这人啊,俗话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有些道理你不知道不明白还可,做个愚夫,还能自鸣得意的过一辈子,心安理得地享受天下人的追崇。”

    “但只要你明白一些,那就安心不了。”

    王锡爵接过了杨俊民的话,然后就道:“如果鄙人不把我想到的看到的对陛下说出来,我是心不安的。”

    王锡爵接着又起身道:“但要不要选择推行我这样的财政理念倒全在于陛下!”

    “但是,如果陛下不支持我,支持郭明龙等,我反而心安!毕竟,郭明龙等主张的策略谨慎,还是先太师也推崇的,所以不能说不好,只能说不够标新,关键还合乎天下人心,真要等显出弊端要批判的时候,早已是几代人后,那时还管什么褒贬?”

    “即便有褒贬,也会因为事先就是合乎天下人心,故只会变成由天下人一起承担这一责难,而不必由首辅一人承担这一责难。”

    “可现在,陛下支持了我的理念,这就让我反而不能心安啊!”

    王锡爵说着就仰天一叹。

    “人最难求的就是心安!”

    “元辅若要求心安,还不如不来到这个世上!”

    杨俊民这时直截了当地回了一句。

    王锡爵听后如醍醐灌顶,道:“公此言甚是,还不如尽人事,听天命!”

    “没错,陛下既要如此,那便如此!”

    杨俊民点了点头,笑着说了一句。

    王锡爵颔首,然后又道:“只是这事也不一定能成,我提出这样的观点出来,也不过是投石问路,最根本的其实是,要看陛下敢不敢在祖制的改动上再进一大步!”

    杨俊民听后想了想问道:“元辅的意思是,这财政上的转向不过是小事,真正的是想看看陛下愿不愿意让元辅能做这样前无古人的事?”

    “没错!”

    “寅吃卯粮,不安的可不仅仅是郭明龙,天下人只怕都不安,毕竟上千年来,我汉人都习惯了有多少粮吃多少饭。”

    “而张太岳当国时,是名为辅弼实为摄政,申吴县当国时,是利用张党之忧而循其事改礼制而已,而戚蓬莱是贵军亦有一军籍之人拥护;”

    “所以,他们违天下人心而为,是有人支持的,也就不怕!”

    “我可没有天然可以利用的同党,若要一意孤行的做这让天下人不安的事,也得有真正出自天宪皇权的辅弼天下之权才行,不然谁敢违拗天下人心?”

    王锡爵点头说后,就瞅向了紫薇星所在的地方。

    ……

    “王锡爵这是要朕让大明首辅有真正合法的分任九卿之相权。”

    朱翊钧这里很快就收到了来自锦衣卫关于王锡爵与郭正域、杨俊民的谈话内容,而因此意味深长地说了起来。

    “皇爷,内臣认为元辅不该有这样大逆不道的心思!”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勋这时忍不住奏禀了一句。

    朱翊钧则因此问道:“怎么个大逆不道?”

    黄勋则回道:“本朝不能有中书丞相,是祖制且不提,而在国朝,部院等直接归天子统管,已是推行已久的制度,也因此此制度,并无真正之权臣祸国,即便偶有阉宦奸臣,也能让天子在覆手间灭之,而若真有相权之名,则必有相国之尊,如此皇爷无论是别说杀相须谨慎,就是罢相也得谨慎了,因为一旦相权之名,就要代表天家颜面,代表国家体面。”

    朱翊钧道:“但只有相权之实,无相权之名,终究是以术治国,难服天下人心。”

    “皇爷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