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皇子主动揭发,不想夺嫡

    第七百六十四章 皇子主动揭发,不想夺嫡 (第2/3页)

    总之,在卫国的倭人无论是活得下去的,还是活不下去的,大部分都在为卫王府创造财富。

    卫王府因此非常富足,每年都有大量粮食和商利获得。

    而封在海外的藩王基本上都和卫国一样。

    他们勾结汉人和倭人士绅,几乎完全复制了大明肇建之初的那套制度,即尽可能地把百姓锁在土地上,替自己种粮服役。

    同时,他们也会给普通倭人一点点跨越阶层的希望,只是,普通倭人要想跨越阶层成功就得先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学问上有很深刻的认识,深刻到只知因循守旧的地步。

    这样的统治模式对于现在的大明帝国而言是落后的模式,但对于此时的海外地区而言,却是很先进的模式,是很适合他们进行农业发展的模式。

    因为这套模式毕竟是大明中土几千年农耕文明发展后所出现的制度,在农耕文明里属于很成熟很先进的制度,所以在被移植到这些农业地区后完全没有水土不服的情况,甚至很利于当地恢复生产力,就如同这套制度在大明国初也很利于恢复生产力一样。

    毕竟制度本来就没有真正的好坏之分,只有合适和不合适之分。

    要知道,原历史上,德川家康在统一倭国开始治理倭国后,也是用的推崇程朱理学一套,也是在完善农业制度,加强封闭管理。

    ……

    京师。

    又是一年一度的皇明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上展览的商品更多,人也更多。

    “张师傅,前面就别去了,看博览会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尤其是这玉带桥一带,往往人最多。”

    “我们没必要去凑这个热闹,要看什么时鲜的商货,让您手下的人去看就行了。”

    在博览会开幕之前,卫王长史张密就回了中土,且因为以前在京师时二皇子朱常汇老师的缘故,也就在开博览会的这一天,与二皇子一起来了这博览会。

    而二皇子则因为厌弃来博览会的人多,尤其是玉带桥一带,也就没让张密去玉带桥一带,对张密如此说了起来。

    张密听后点了点头,便跟着二皇子去了别的地方,且道:

    “殿下还是尽快请旨去海外就藩吧,在自己的藩国,就不用跟这些小民一起看这博览会了,完全可以只开一个只有王公贵族能参加的博览会,现在卫王殿下和益王殿下他们在自己的藩国就是这样做的。”

    “我也想!”

    “但不是母后明年是整寿吗,也就想着明年后再请旨去。”

    二皇子说后就问着张密:“不过师傅,海外真的有那么好吗?”

    “别的我是不敢保证,但二皇子您的藩地肯定是好的地方。”

    “因为按照朝廷预定的方略,陛下亲子就藩大部分都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