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实现大同,全民扩张的万历时代

    第七百七十六章 实现大同,全民扩张的万历时代 (第2/3页)

    特别是对军户出身的大明农户而言,因为福利保障高。

    在免田税后,他们比其他自耕农还要希望继续务农。

    毕竟对于军户而言,需要花钱的地方少,务农不过是目前只能通过务农增加收益而已。

    “爹,您真不愿意跟我们去城里?”

    东乡县的归大诚就在这一天,于自家田垄上,问起了自己那挖地的老父亲归七斤。

    归七斤说:“我不去!去城里什么都要买着吃,现在又不交田税的,我好脚好手的干嘛要去?干嘛不趁着现在还能动,能种点粮食是一点?”

    “这样,还能给你们带一些自家种的粮食和瓜果,你们也少花些钱去买。”

    “行吧。”

    “但你可别种太多,别像去年,因为张老太爷家的田要免租出佃,你就去佃租,结果农活多得饭都没时间吃,闹出了脾胃病。”

    归大诚不好跟自己老父亲犟也就只嘱咐了这么几句。

    而归七斤没有说什么,只继续挖他的地。

    归大诚这里也回了城里,且在自己妻子明氏问起父亲为何还是不回城里来住时,就道:

    “只怕要等他们这一辈人都一个不剩了,才会没有愿意种老家地的人吧,何况现在朝廷免了田税,让本来愿意来城里的,都不愿意去了。”

    明氏听后只点了点头:“罢了!”

    其实。

    朝廷免田税不仅仅是让归七斤等许多原本在农村的农户还愿意留在农村继续耕作,也让城里一些喜欢田园生活或者喜欢幽静生活乃至更喜欢自耕自养而不喜欢商品经济生活的人往农村里去租田耕作或者买田耕作。

    特别是一些内心文艺的人,如今不交田税,他们反而喜欢上这种自耕自食自产的生活。

    总之。

    免田税的确让许多大明本土的国民还是愿意选择务农,进而保住了很多耕地,也让耕地退化的速度在减缓,还让国内的粮食产量在技术提高和耕地没有退化太快的情况下而没有出现降低的情况,只是增长的速度开始变缓。

    而由于大明国内的粮食产量还在缓慢增加,加上海外许多粮食也在越来越多的进入大明,使得大明本土的粮食一直是供大于求,也就导致万历朝的粮价依旧不高。

    大明朝廷为了避免谷价太贱甚至还会适当刻意高价收购一些,进而又转卖到海外发生饥荒地方的去,而反赚一笔钱。

    另外。

    由于大明本土的粮食一直是供大于求,也促进了食品工业的进步。

    酒、乳饮、佐料等酦酵厂坊大量出现,乃至还出现了很多颇有名声的食品加工类产品,什么名酒名饮畅销海内外,也出现了可乐、汽水这些东西,且被以更高的价格出口了出去。

    这让许多海外的贵族基本上都食用的是从大明进口的优质高档食品和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