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 刘备的窗口期很短

    四十二 刘备的窗口期很短 (第2/3页)

常的时间段,曹操和孙策等人也是一辈子都无法出头的类型。

    但是到那个时候,刘备的年龄也不小了。

    眼下的情况就是,两条路摆在他的面前,而且都能走,彼此并不是平行线。

    一条是随波逐流,等待乱世开启再群雄争霸,走熟悉的道路,难度会稍微低一点。

    另外一条,就是走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在乱世开启之前搞点什么事情,说不定会有意外所得。

    如果乱世开启之前未曾设想的道路走不通,乱世道路也是能继续走下去的,这是先知状态给刘备带来的历史优势。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尝试着走一走未曾设想的道路呢?

    万一有意外所得呢?

    想通了这个关节之后,刘备就没有了未来的迷惘,他开始沉下心来规划未来就年中这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自己现在加入袁绍集团,也算是投资入股,甚至能算是原始股。

    就好比曹操这家伙,靠着曹氏家族在朝堂上的势力给袁绍的种种行为打掩护,虽然曹操的身份很上不了台面,但是家族掌握实权,袁绍也不得不依靠曹操在某些时候给他打掩护。

    这就算是一种投资行为,袁绍集团实际上已经接受了曹操的投资入股,曹操成了袁绍集团这个创业公司的股东。

    而刘备现在加入,也算是投资。

    刘备有自己的名望,还有背后仰慕他的古文经学学派的士子们,有卢植作为后盾,凡此种种聚合而成的偌大名望就是他的投资。

    袁绍一旦接受,也就承认了刘备的投资,刘备自此就算是成为袁绍集团股东之一了。

    对于未来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规划之后,刘备就放宽了心。

    他打算开始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谋划在袁绍集团中逐渐增强属于自己的影响力。

    想到这里,刘备倒是想起了后来袁氏家族的势力分崩离析的情况。

    袁绍和袁术起兵讨伐董卓使得袁氏本家覆亡之后,袁氏本家拥有的巨大政治力量就分裂为了两派,分别投靠了袁术和袁绍。

    袁绍当时是在河北起兵,袁术则前往汝南地区起兵。

    这个分配还是挺有意思的。

    汝南是袁氏大本营,袁术作为袁隗和袁基相继死掉之后袁家的嫡系继承人,顺理成章的继承了汝南的袁氏本家家业,所以选择在汝南发起军事行动,拉起一支军队反抗董卓。

    而袁绍则跑去了河北,在袁氏故吏韩馥主政的冀州渤海郡起兵,拉起一支军队反抗董卓。

    乍一看这没什么奇怪的,但是深谙袁氏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之庞大势力的刘备很清楚这内里隐藏的规则。

    简单点说,跟随袁绍的是袁氏政治势力之中【故吏】的一部分,而跟随袁术的是袁氏政治势力当中【门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