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 养了一头白眼狼啊这是

    七十五 养了一头白眼狼啊这是 (第1/3页)

    观察到这一系列的现象之后,刘备意识到雒阳的局势可能要发生变化了。

    之前刘备认真分析第二次党锢之祸士人们之所以输得那么惨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相信皇帝会彻底倒向宦官,而不是把宦官当做平衡工具。

    他们不愿意相信皇帝似乎真的把宦官当做家人了,所以士人们才会误判了敌人的力量,以至于输的惨兮兮。

    现在士人们似乎回过味儿来了,似乎意识到皇帝对与宦官的偏爱超出正常皇帝的范畴,有点不正常,甚至可能是导致他们在宦官面前一败涂地的主要原因。

    于是他们开始产生浓烈的怨恨。

    这是直接指向皇帝本人的不满和怨恨,这种怨恨在刘备看来是非常致命的。

    这是动摇东汉帝国统治根基的事情。

    但是刘宏和宦官集团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他们还在想方设法地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打压士人的势力。

    目标不错,但是方法和手段实在是欠妥。

    比如放松乃至于完全不在乎对太平道传播的管控。

    黄巾大起义以太平道为纲领,而太平道是以西汉初年的官方主导思想黄老之学为根本,糅合了阴阳五行家的一些言论,合成了拥有迷信色彩的太平道,以此掀起起义。

    但究其根本,这其实也是东汉末年的一种社会现象。

    刘备早年混迹江湖当街头霸王的时候就知道因为儒家学说被士族高门垄断,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学到。

    这群人垄断儒家学说,不对外开放,但是帝国的根基除了士人,还有地方豪强。

    士人们认为豪强是土豪,很低贱,不配学习儒家学说,但是豪强们有了钱满足了生存需求之后,自然也会向上追求其他的东西,自然也会追求文化知识,积极努力向统治阶级靠拢。

    他们当中除了少部分因为运气好得到了士人的接纳——比如刘备自己,但是大部分都是得不到儒家学说传承的,是无法转型为士人的。

    在这个背景下,汉末豪强地主阶层就有很多人转而学习黄老之学和其他尚且还有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