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 袁氏权倾天下?(月票加更)

    一百零一 袁氏权倾天下?(月票加更) (第2/3页)

绍知道。

    袁绍顿时在意了起来。

    袁氏和荀氏这一次算是摸准了历史的脉搏,果断跳反,背刺今文学派,帮着古文学派一举扳倒了今文学派的强大威压,为推动左氏春秋成为官学并且立博士一事立下大功。

    可以说若不是这两家顶级豪门的背刺,以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和颍川荀氏等顶级高门士族把持的政治资源一起压在古文学派头上,古文学派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至少那些老古董绝对不会集体出动,在太学和郑玄展开紫禁之巅的决战。

    就是因为袁氏和荀氏的背刺让他们意识到再不出动和郑玄展开决战,任由局势发展下去,今文学派绝对会分崩离析。

    所以他们才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贸然发起决战,结果彻底失败,灰溜溜的退场,输的裤衩子都差点儿不保。

    古文学派获得胜利之后,也没有忘记袁氏和荀氏。

    他们之前开会,打算这一次要好好的感谢一下袁氏和荀氏,接纳袁氏和荀氏加入全新的古文学派领导高层当中,一同打压今文学派的残余势力,瓜分它们死掉之后掉落的“刀乐”。

    “此番会谈,也不知道会谈论出个什么结果。”

    袁绍很有几分想法的开口道:“玄德以为,袁氏和荀氏能够得到什么呢?”

    “听老师的口风,应该是尚书台的职位,亦或是得到学派全力以赴的举荐,推荐袁公以三公位录尚书事,正式主掌朝政。”

    刘备笑道:“不管怎么说,袁氏和荀氏都为此番吾辈之胜利立下大功,吾辈必然精诚团结,共克时坚,一同想方设法把今文学派彻底击溃。”

    推动袁隗录尚书事?

    古文学派居然打算这样做?

    袁绍的心思骤然活泛起来了。

    袁隗当前可是司徒的职位,但是没有录尚书事的司徒,就只是一个花架子,等着被皇帝用天地异象罢黜而已。

    但是一旦录了尚书事,位次如同宰辅,绝非寻常人等可以撼动,也就有了真正的实权,能够治理国政,一展胸中抱负,不会轻易被宦官、外戚势力所左右。

    袁氏也将真正意义上可以名正言顺的发挥四世三公之家的庞大政治资源。

    说不定可以一举统合朝政,将东汉帝国的中央权柄拿在手中。

    东汉的党锢之祸中,宦官之所以有强大的实权,怼的士人难以招架,就是因为这一时期三公没有录尚书事,外戚废拉不堪,而尚书令又是宦官。

    宦官利用尚书台在行政、司法、监察、治安方面的权势,对士人进行了多方面的蹂躏,使得士人苦不堪言。

    尚书台是东汉国家的行政中枢,是实际上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因此人数很多,机构也不少,主要分为六个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