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六 尘埃落定

    二百三十六 尘埃落定 (第2/3页)

可以质疑臣资历不足、不能担当高位了。”

    “这样啊……”

    刘宏思来想去,觉得刘备说的也有道理。

    他虽然很想把刘备留在身边给他高位,但是刘备在行政这方面的确没有地方治理的经验,难免有人以此为理由提出反对意见,给刘备上眼药。

    今文学派那帮人肯定竭力反对,对刘备的任命多加掣肘。

    但是如果有了成功治理凉州的经验,切切实实的成绩在手,则再怎么意气之争,也不能阻挡刘备就任高位了。

    若是能把凉州那块整个朝廷一百多年都束手无策的混沌之地给治理好,刘宏就算直接上手给刘备三公之位,旁人都不好说出什么有实质性威胁的理由。

    至于他的治理能否成功……

    说穿了,凉州也就五十多万人,已经烂成了那个样子,再怎么治理失败,也不会比之前那个大规模反叛的情况更糟糕,而且刘备会打仗,这一点已经不需要证明了。

    现在唯一让刘宏不太想要放人的情况就是,他很想要刘备这个贴心人距离他近一点,能够随时随地为他解决烦恼,能够随时随地为他出谋划策,坑害士人,增加皇权。

    他就能高枕无忧,做他的太平天子了。

    刘备不在身边,虽然也能仿照汉武帝和董仲舒的例子,总觉得速度慢,没什么时效性。

    于是刘宏看向了张让。

    “阿公,你觉得呢?玄德出任凉州牧,合适吗?”

    张让愣了愣,然后略有些无奈。

    “陛下,此事臣也不太好说,臣不是很了解地方治理的事情,也不知道治理凉州的具体难度,臣只知道,刘玄德他……的确是一心为了陛下。”

    刘宏低下头又想了一会儿。

    “玄德,若然如此,我有什么疑惑,有什么难题的时候,又该找谁询问呢?”

    刘备笑了笑。

    “陛下尽管通过东园途径来信给臣就可以了,不管陛下有什么想要询问的,臣知无不言。”

    “你要是离开了,谁能在尚书台为我解决忧患呢?”

    “臣的老师已经担任冀州牧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冀州局势也渐渐安稳下来,陛下觉得可以的话,可以召回老师主管尚书台。”

    “卢植怎么能与你相比呢?”

    刘宏叹息道:“他到底也是个士人,虽然能力是有,但终归与我不是一条心,而且此番他若是回来,携前后大功,必然进封三公,若是让他得到了三公之位,再主管尚书台,算上袁隗,古文学派可就真的无可匹敌了,对了,杨赐重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