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 我终究不会做对您有害处的事情

    二百四十四 我终究不会做对您有害处的事情 (第2/3页)

,但是您若是不在,古文学派恐怕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完全服众的人了,老师虽然有名气,但是并不能压过袁隗,您若离开,我担心袁隗会与老师不善,古文学派内部会产生争执。”

    “这就是我一定要离开的原因啊。”

    郑玄笑眯眯的说道:“这个学派并不是我所中意的学派,这个学派所为的不是学术,而是权力,这不是一个学派该有的样子,我已经支撑了很久了,以后,我应该是很难支撑下去了。

    谁想要争,就让谁去争,我这个老朽不想也不敢成为任何人的绊脚石,我已经快六十岁了,我只想安稳度过余生,让我安心闭上眼睛,这比什么都重要,玄德,你说呢?”

    这是在对我说?

    还是在对其他人说?

    刘备搞不清楚郑玄的意思。

    但是他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您是一位真正的儒生,只是可惜,如您这般的儒生,在这个天下,也不会有很多。”

    刘备感慨道:“天下士人所想的,无非是功名利禄,而您却要追求纯粹的学术,我很敬佩您。”

    “玄德,我也不是没有追求名利的时候,但是最终,我还是醒悟了。”

    郑玄笑道:“功名利禄,都是虚妄,著书立说,教书育人,让吾辈学术传于后世,这才是人间正道,功名于我如浮云,我已经完全不在乎了。”

    刘备沉默了一会儿,也笑了。

    “您说的对,所以郑公,您的名望,一定可以传于后世,让后人敬仰。”

    “那你呢?”

    郑玄盯着刘备。

    刘备想了想。

    “我恐怕是要争取让自己不会遗臭万年吧。”

    “这样啊。”

    郑玄深深地叹息道:“玄德有此志向,未来到底要做成什么事业,我已经无法设想了,但愿我这老朽不会成为玄德道路上的绊脚石,被你嫌麻烦。”

    “不会的。”

    刘备摇了摇头,笑道:“我的麻烦,永远不会是一位纯粹的学者,我永远尊敬您在学术上的贡献,也永远敬佩您的人品,不论未来发生什么,我终究不会做对您有害处的事情。”

    郑玄又看了看刘备,缓缓点头。

    “这话,我记住了,玄德,好做,好做。”

    “唯。”

    刘备向郑玄行礼,随后告辞。对于荀爽的大方出手,刘备还真是没想到。

    如果说马日碑多少还顾及着卢植的颜面而出手大方,那么荀爽的大方出手就让刘备比较意外了。

    荀爽光是五铢钱、绢布等等能当钱花的“现钱”就资助了刘备差不多三千万的数额,还额外资助了一批粮食,浩浩荡荡从颍川往雒阳运,规模颇为庞大,就等着刘备签收了。

    刘备很惊讶,亲自去感谢荀爽,荀爽则笑呵呵地对刘备说不用谢他,他这样做,也是有事相求。

    原来,荀爽希望刘备可以以凉州牧的身份帮忙安排一下荀氏的一位优秀子弟做个官,给他一点事情做,帮他历练历练。

    此人名为荀或,表字文若。

    刘备对此颇为吃惊。

    “我?荀氏子弟应该不会缺进身之阶,为什么要由我来辟召他做官呢?”

    “玄德明知故问,之前那件事情以后,荀氏在颍川的处境可不好啊。”

    荀爽笑呵呵道:“而且此事还真不是我一人做出的决定,文若近日来雒阳游历探亲,听闻了玄德将要去凉州为凉州牧的消息,所以主动向我请求能够跟随玄德一同前往凉州。”

    “哦?竟有此事?”

    刘备颇感意外,旋即反应了过来,此事背后怕也有些秘辛,不是荀爽所说的那么简单,不过如果荀爽不说,他也不想多问。

    有人带资进组,不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吗?谁会和钱过不去?

    可他没想到荀爽居然直说了。

    “文若年幼的时候,被他的父亲安排了当时的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作为妻子,以此躲避宦官的迫害,当时大家都很理解这个事情,所以文若一直也没有因为此事受到苛责。

    但是近来,因为与今文学派的争端,文若因为此事在家乡受到广泛的讥讽和排挤,心情抑郁,不得已离家来雒阳,说是探亲游历,实际上也是来避风头的,家乡的情况,他实在是支撑不住。

    结果不曾想来了雒阳也被人认出来,当街嘲讽他是宦官的女婿,文若表面上不说什么,背地里却为此流泪叹息,我很理解文若的情绪,这不是他的错,他却要为此承担责任。

    后来,他听说了玄德将要去雒阳为凉州牧的消息,便直接来找我,希望可以跟随玄德去凉州做官历练,如此一来,倒也好过在雒阳受人嘲讽,我想想也有道理,便只能前来拜托玄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