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三 他们无法不去相信刘备

    二百七十三 他们无法不去相信刘备 (第2/3页)

地方政治权力基本上不会旁落。

    他们本身也得到了刘备兑现的承诺,赋予他们官职,每个人通过考验之后,都能做官,不过是官职大小罢了。

    而且,作为跟随刘备来的元从集团的一份子,他们的前途之光明,远超旁人。

    这一点,看看关羽张飞不就知道了吗?

    河西走廊之外的凉州六郡自此基本上就在刘备的掌控之中了。

    而之前,在汉阳郡推动的集体农庄建设计划中,规划完成的集体农庄已经把汉阳郡的荒废土地分配的差不多了,一共容纳了四万多人。

    剩下差不多还有六万人需要分配,于是刘备就把剩下的六万人按照户口单位平分给关羽等五人,让他们带着走,带到本地安顿,继续在那些地方执行集体农庄建设计划。

    当地的集体农庄建设起来之后,不单单是新成立的郡府的经济基本盘,也算是对他们就任之后的第一次考验。

    而接下来,整个凉州的郡县治理和人口治理方面,刘备决定采取的方式就是将官府掌控的自耕农和土地进行重新编制,建立更多的集体农庄。

    将集体农庄置于官府的管控之下,也就等于直接控制人口,不仅能快速恢复农业生产,还能使之成为官府可动员的直接力量。

    刘备的计划是在特殊时期打造一个接近秦国耕战体制的存在,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府兵制度,但是更加温和,保留军事色彩的同时,减少生产方面的行政干预。

    凉州混乱太久了,在这个新秩序建立的初期,需要强制力量的介入,需要军事色彩的弥补,需要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维持稳定。

    等到新的秩序彻底建立完成,这一过渡性质的制度就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了。

    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不简单,但是刘备有信心完成这一切。

    而他的部下们,被他带来的和他辟召、提拔的凉州出身的官吏们对于刘备的一系列行动,多少也怀有一些信心。

    或者说,他们无法不去相信刘备。

    一个能够给凉州带来利益的长官,和之前那些只会给凉州带来大坑的长官比起来,谁更值得信任,凉州人是再了解不过的。

    他们必须、也只能相信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